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一桥越沧海——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谱写“湾区新篇”

新闻

选对外贸工具很关键!PayKKa 跨境支付平台在外贸交易备受青睐 选对外贸工具很关键!PayKKa 跨境支付平台在外贸交...

随着全球消费需求回升与数字贸易渠道的深化拓展,2025年中国海外贸易展现出强劲活力。海关数据显示,前三...

  •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开幕。 作为国家文化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的三大动漫会展之一,中国国际漫画节诞生于2008年,经过十数年...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一桥越沧海——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谱写“湾区新篇”

发布时间:2021/04/17 财经 浏览:345

广东新闻网广州4月16日电 题:一桥越沧海——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谱写“湾区新篇”

港珠澳大桥宛若一条巨龙,横卧在伶仃洋的碧波之上。

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历经6年筹备、9年施工,数万名建设者披荆斩棘,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2018年10月建成通车后,粤港澳三地人流、车流和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湾区内的要素流动更为便利。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是壮美的序曲,两年多来,这首创新的乐章仍在持续奏响,谱写着大湾区发展的新篇。

建设创新——“中国标准”的世界一流桥

港珠澳大桥最厉害的技术创新是什么?

每一个大桥的建设者都可以自豪地说出很多,而沉管隧道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2012年2月,珠海桂山镇牛头岛,占地56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工厂从一片荒野中横空出世。

在此后6年多时间里,33节沉管从这里完成浇筑后,拖运到茫茫伶仃洋上,逐节对接,组成港珠澳大桥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

当时,大桥的科研攻关团队通过开发混凝土全断面浇筑及控裂、8万吨沉管顶推等成套技术,创造了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不开裂的纪录。

大桥竣工,创新未止。

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工厂没有被封存在历史的档案馆中,2018年6月,它又肩负起大湾区另一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22个沉管管节预制的使命。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后,沉管预制工厂全面改造升级完成,实现了从传统工厂向信息化智慧工厂的巨大跨越,完成了移动终端信息化集成、智能浇筑检测、施工监控监测、信息管理等系统的建设,筑就了沉管预制的“梦工厂”。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其断面宽度最宽处达55.46米,比港珠澳大桥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断面还要宽9米,单节沉管重量达8万吨,超过一艘重型航母。相比港珠澳大桥,沉管的浇筑、移动和对接难度都成倍增加。

曾经负责港珠澳大桥沉管施工的中交四航局工程师陈伟彬带领技术团队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反复设计与论证,研发出八万吨沉管转运液压台车系统。

此前,港珠澳大桥单节沉管预制需75天,完成单节转运需要7天。而在深中通道,一个月可预制一节沉管,生产力大大提高。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核心就是把以前的生产方式改变了,把桥梁产业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升级换代。港珠澳大桥从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环保、景观诸多方面高标准定义了什么是世界一流品质的桥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

管理创新——千兆网速的智慧数字桥

在大桥上通行,除了看风景还可以干什么?

你可以来一场高清视频直播,大桥壮美和伶仃洋的碧海蓝天保准会引来一众网友的羡慕嫉妒。

网速卡?不存在!

2020年7月,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完成,以全优指标通过了运营商的网络验收测试,网络平均速率达到1000M/S。

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5G技术在港珠澳大桥上的应用将不仅为通行三地的旅客带来更为丰富、便捷的生活体验,也将助力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大桥。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数字化大桥数据标准及技术方法体系,构建智能化运维平台。

“港珠澳大桥桥-岛-隧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互联数据标准体系”将大桥120年全寿命周期内所有运维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建立四大类33项信息数据统一的交换标准。

苏权科说,研究成果将提升港珠澳大桥的智能化运维水平,降低大桥全生命周期维养成本,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制度创新——三地互联的便利同心桥

从港珠澳大桥出入境需要多久?

半小时?十分钟?

对货车来说,只要3分钟;对游客来说,最快只需20秒!

“出境物流货车3分钟内即可完成边检查验,30分钟抵达香港机场,1小时内可达香港葵涌码头,15分钟内可达澳门机场。”港珠澳跨境电商作业中心商务部总监郑太龙感慨,口岸24小时通关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珠江口西岸的跨境电商及物流企业节省了巨大的时间及物流成本。

港珠澳大桥公路口岸出入境客车、货车全部实行“一站式”自助查验,只需“停一次车,提交一次资料”,即可完成查验;在珠澳方向,有全国率先实施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查验模式,旅客在同一查验大厅,通过一次排队,接受一次集中检查,最快20秒就可完成内地与澳门双方边检查验手续。

便利通关的措施大大节省了粤港澳三地的通行时间成本,让港珠澳大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大动脉。

据统计,2020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车辆91.4万辆次,比2019年增长5.5%,日均超过2500辆次。2021年,截至4月6日,该站查验出入境车辆46.8万辆次,超过2020年前9个月的查验总量,其中查验货车8.8万辆次,同比增长300%。

港珠澳大桥“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制度创新,也被移植到了另一个大湾区超级通道——横琴口岸。

如今,港珠澳大桥和横琴口岸实现“秒级通关”;港澳人员跨境执业、跨境办公、跨境医疗等政策持续落地;澳门新街坊等民生项目加速推进……三地来往更加便利,心灵更加贴近,粤港澳深度合作的交响曲正奏响新的乐章。

广东新闻网记者徐金鹏、王浩明

广东新闻网广州4月16日电 题:一桥越沧海——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谱写“湾区新篇”

港珠澳大桥宛若一条巨龙,横卧在伶仃洋的碧波之上。

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历经6年筹备、9年施工,数万名建设者披荆斩棘,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2018年10月建成通车后,粤港澳三地人流、车流和物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湾区内的要素流动更为便利。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是壮美的序曲,两年多来,这首创新的乐章仍在持续奏响,谱写着大湾区发展的新篇。

建设创新——“中国标准”的世界一流桥

港珠澳大桥最厉害的技术创新是什么?

每一个大桥的建设者都可以自豪地说出很多,而沉管隧道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2012年2月,珠海桂山镇牛头岛,占地56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沉管预制工厂从一片荒野中横空出世。

在此后6年多时间里,33节沉管从这里完成浇筑后,拖运到茫茫伶仃洋上,逐节对接,组成港珠澳大桥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

当时,大桥的科研攻关团队通过开发混凝土全断面浇筑及控裂、8万吨沉管顶推等成套技术,创造了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不开裂的纪录。

大桥竣工,创新未止。

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工厂没有被封存在历史的档案馆中,2018年6月,它又肩负起大湾区另一个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22个沉管管节预制的使命。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后,沉管预制工厂全面改造升级完成,实现了从传统工厂向信息化智慧工厂的巨大跨越,完成了移动终端信息化集成、智能浇筑检测、施工监控监测、信息管理等系统的建设,筑就了沉管预制的“梦工厂”。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其断面宽度最宽处达55.46米,比港珠澳大桥双向六车道沉管隧道断面还要宽9米,单节沉管重量达8万吨,超过一艘重型航母。相比港珠澳大桥,沉管的浇筑、移动和对接难度都成倍增加。

曾经负责港珠澳大桥沉管施工的中交四航局工程师陈伟彬带领技术团队经过长达一年半的反复设计与论证,研发出八万吨沉管转运液压台车系统。

此前,港珠澳大桥单节沉管预制需75天,完成单节转运需要7天。而在深中通道,一个月可预制一节沉管,生产力大大提高。

“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核心就是把以前的生产方式改变了,把桥梁产业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升级换代。港珠澳大桥从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环保、景观诸多方面高标准定义了什么是世界一流品质的桥梁。”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

管理创新——千兆网速的智慧数字桥

在大桥上通行,除了看风景还可以干什么?

你可以来一场高清视频直播,大桥壮美和伶仃洋的碧海蓝天保准会引来一众网友的羡慕嫉妒。

网速卡?不存在!

2020年7月,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完成,以全优指标通过了运营商的网络验收测试,网络平均速率达到1000M/S。

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5G技术在港珠澳大桥上的应用将不仅为通行三地的旅客带来更为丰富、便捷的生活体验,也将助力港珠澳大桥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大桥。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数字化大桥数据标准及技术方法体系,构建智能化运维平台。

“港珠澳大桥桥-岛-隧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互联数据标准体系”将大桥120年全寿命周期内所有运维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建立四大类33项信息数据统一的交换标准。

苏权科说,研究成果将提升港珠澳大桥的智能化运维水平,降低大桥全生命周期维养成本,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制度创新——三地互联的便利同心桥

从港珠澳大桥出入境需要多久?

半小时?十分钟?

对货车来说,只要3分钟;对游客来说,最快只需20秒!

“出境物流货车3分钟内即可完成边检查验,30分钟抵达香港机场,1小时内可达香港葵涌码头,15分钟内可达澳门机场。”港珠澳跨境电商作业中心商务部总监郑太龙感慨,口岸24小时通关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珠江口西岸的跨境电商及物流企业节省了巨大的时间及物流成本。

港珠澳大桥公路口岸出入境客车、货车全部实行“一站式”自助查验,只需“停一次车,提交一次资料”,即可完成查验;在珠澳方向,有全国率先实施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查验模式,旅客在同一查验大厅,通过一次排队,接受一次集中检查,最快20秒就可完成内地与澳门双方边检查验手续。

便利通关的措施大大节省了粤港澳三地的通行时间成本,让港珠澳大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大动脉。

据统计,2020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车辆91.4万辆次,比2019年增长5.5%,日均超过2500辆次。2021年,截至4月6日,该站查验出入境车辆46.8万辆次,超过2020年前9个月的查验总量,其中查验货车8.8万辆次,同比增长300%。

港珠澳大桥“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制度创新,也被移植到了另一个大湾区超级通道——横琴口岸。

如今,港珠澳大桥和横琴口岸实现“秒级通关”;港澳人员跨境执业、跨境办公、跨境医疗等政策持续落地;澳门新街坊等民生项目加速推进……三地来往更加便利,心灵更加贴近,粤港澳深度合作的交响曲正奏响新的乐章。

广东新闻网记者徐金鹏、王浩明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