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开幕。 作为国家文化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的三大动漫会展之一,中国国际漫画节诞生于2008年,经过十数年...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65万 大湾区“黄金通道”炼成记
发布时间:2021/04/17 财经 浏览:356
“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刷新经济发展速度,也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崛起。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广深高速就像一条璀璨的项链,串联起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4个城市,二十余年来,广深高速沿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长与聚集,因其显著的经济带动作用,广深高速也被称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以广深高速为起点,广东现代化交通体系加速构建,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在大湾区高效便捷流动。数据显示,广深高速车流量已经由1994年试通车时的日均3.63万车次增长至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65万。
“广深高速之于粤港澳大湾区,正如美国101高速公路对于硅谷。”对于广深高速的重要带动作用,受访专家这样评价。
首条粤港合作兴建高速公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厂里最多800多人,订单还是供不应求,计件制调动了大家地积极性,月工资能超过百元。”作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老员工苏秀仪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粤港贸易运输的繁忙。
然而,相较“三来一补”企业的蓬勃发展,当时广东交通仍面临公路渡口多、等级低,堵车严重等问题,公路滞后造成的“原料进不来,商品出不去”让投资外商最为头疼。“当时,广州到深圳公路干线只有107国道,全程150多公里,路况复杂,开车至少要半天。”
建设高速公路成为了满足人民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广深高速建设并非一帆风顺。1978年,爱国港商胡应湘最早提出投资修建联结香港、广州、澳门的高速公路,1981年粤港双方就建设广深高速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但由于缺乏经验,双方合作推进缓慢,经过一番曲折,1987年2月,“东线方案”正式获批。
在解决人民币贷款、海外融资、差额垫支担保等系列问题后,1987年,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与香港合和中国发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广深高速正式动工,并于1994年试运营,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122.8公里。
广深高速的开通使广州到深圳的皇岗口岸时间缩短为1.5小时,彻底改变了广州、深圳之间“常堵塞、路程长、耗时多”的情况。
1987年广深高速公路工程动工仪式
“至今还记得,广深高速刚刚开通时,能够开车走一趟广深高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东莞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我国首次以项目抵押方式获得国际融资银团商业贷款的项目,广深高速开创了“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为其他高速公路融资建设提供样板。
在建设运营方面,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宽厚认为,广深高速全寿命周期的前瞻规划也为其高效率运营提供基础。“广深高速的高标准建设在前期投入较大,但后期维护花费较少,能够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建成通车20多年以来,广深高速车流量由1994年试通车时的日均3.63万车次增长至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65万,也被称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连接广深,贯穿东莞,20多年来,广深高速沿线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不断汇聚,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GDP总值超4万亿级的超级都市圈加速融合。
有专家分析指出,广深高速让广州、深圳率先跑起来,进而带动背后一整张珠三角城市网。其对于珠三角城市经济融合发展,就像美国的101高速公路对于硅谷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伟也表示,广深高速对促进粤港两地经济快速发展,改变内地投资环境,保持香港繁荣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GDP总量为27670.2亿元,而在广深高速开通之前的1994年,深圳的GDP总量仅为567.15亿元,增长了约49倍。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曾经表示:“近年富士康到深圳、广州来投资,也是沿着广深高速。”从1988年富士康国内第一个项目落地深圳,到如今在广州投资610亿元建设液晶面板全生态产业园。吸引郭台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除了政策优惠外,最直接的就是广深高速带来的交通便捷与经济高效。
“广深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了半天时间对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全覆盖。沿途企业宁愿放弃铁路运输费用比公路运输低30%左右的优势而选择公路运输,以满足客户对物流灵活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唐宽厚表示。
记者注意到,依托广深高速“黄金通道”的优势,东莞虎门、厚街、长安和深圳宝安、福田等地方政府将客运站设置在广深高速出口附近,大型物流公司、工业园区等环绕沿线布局。
科创公司同样受益于高速网络的建设,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告诉记者,公司致力于用科技为农业赋能,因此公司产品从供应链生产到销售运输都有赖于大量高速路网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村镇都通了高速,这使得极飞科技的产品能够更快捷方便地抵达田间地头。
评估数据也显示,2002-2020年期间,广深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贡献值超过4000亿元,在推动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助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广深高速平均车速从60km/h提高到85km/h,但事故率却有所降低。” 王伟认为智能化和信息化是助力广深高速“一高一低”变化的关键因素。
王伟表示,接下来广深高速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开放平台等技术,实现以管理服务为核心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创新,打造智能交通,为司乘人员提供更便捷精准、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原标题:沿着高速看广东丨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65万,大湾区“黄金通道”炼成记)
“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刷新经济发展速度,也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崛起。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广深高速就像一条璀璨的项链,串联起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4个城市,二十余年来,广深高速沿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长与聚集,因其显著的经济带动作用,广深高速也被称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以广深高速为起点,广东现代化交通体系加速构建,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在大湾区高效便捷流动。数据显示,广深高速车流量已经由1994年试通车时的日均3.63万车次增长至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65万。
“广深高速之于粤港澳大湾区,正如美国101高速公路对于硅谷。”对于广深高速的重要带动作用,受访专家这样评价。
首条粤港合作兴建高速公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厂里最多800多人,订单还是供不应求,计件制调动了大家地积极性,月工资能超过百元。”作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老员工苏秀仪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粤港贸易运输的繁忙。
然而,相较“三来一补”企业的蓬勃发展,当时广东交通仍面临公路渡口多、等级低,堵车严重等问题,公路滞后造成的“原料进不来,商品出不去”让投资外商最为头疼。“当时,广州到深圳公路干线只有107国道,全程150多公里,路况复杂,开车至少要半天。”
建设高速公路成为了满足人民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广深高速建设并非一帆风顺。1978年,爱国港商胡应湘最早提出投资修建联结香港、广州、澳门的高速公路,1981年粤港双方就建设广深高速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但由于缺乏经验,双方合作推进缓慢,经过一番曲折,1987年2月,“东线方案”正式获批。
在解决人民币贷款、海外融资、差额垫支担保等系列问题后,1987年,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与香港合和中国发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广深高速正式动工,并于1994年试运营,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全程122.8公里。
广深高速的开通使广州到深圳的皇岗口岸时间缩短为1.5小时,彻底改变了广州、深圳之间“常堵塞、路程长、耗时多”的情况。
1987年广深高速公路工程动工仪式
“至今还记得,广深高速刚刚开通时,能够开车走一趟广深高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东莞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我国首次以项目抵押方式获得国际融资银团商业贷款的项目,广深高速开创了“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为其他高速公路融资建设提供样板。
在建设运营方面,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宽厚认为,广深高速全寿命周期的前瞻规划也为其高效率运营提供基础。“广深高速的高标准建设在前期投入较大,但后期维护花费较少,能够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建成通车20多年以来,广深高速车流量由1994年试通车时的日均3.63万车次增长至2020年日均车流量达65万,也被称为“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连接广深,贯穿东莞,20多年来,广深高速沿线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不断汇聚,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GDP总值超4万亿级的超级都市圈加速融合。
有专家分析指出,广深高速让广州、深圳率先跑起来,进而带动背后一整张珠三角城市网。其对于珠三角城市经济融合发展,就像美国的101高速公路对于硅谷一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伟也表示,广深高速对促进粤港两地经济快速发展,改变内地投资环境,保持香港繁荣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GDP总量为27670.2亿元,而在广深高速开通之前的1994年,深圳的GDP总量仅为567.15亿元,增长了约49倍。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曾经表示:“近年富士康到深圳、广州来投资,也是沿着广深高速。”从1988年富士康国内第一个项目落地深圳,到如今在广州投资610亿元建设液晶面板全生态产业园。吸引郭台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除了政策优惠外,最直接的就是广深高速带来的交通便捷与经济高效。
“广深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了半天时间对珠三角地区的物流全覆盖。沿途企业宁愿放弃铁路运输费用比公路运输低30%左右的优势而选择公路运输,以满足客户对物流灵活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唐宽厚表示。
记者注意到,依托广深高速“黄金通道”的优势,东莞虎门、厚街、长安和深圳宝安、福田等地方政府将客运站设置在广深高速出口附近,大型物流公司、工业园区等环绕沿线布局。
科创公司同样受益于高速网络的建设,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告诉记者,公司致力于用科技为农业赋能,因此公司产品从供应链生产到销售运输都有赖于大量高速路网建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村镇都通了高速,这使得极飞科技的产品能够更快捷方便地抵达田间地头。
评估数据也显示,2002-2020年期间,广深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贡献值超过4000亿元,在推动区域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助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广深高速平均车速从60km/h提高到85km/h,但事故率却有所降低。” 王伟认为智能化和信息化是助力广深高速“一高一低”变化的关键因素。
王伟表示,接下来广深高速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开放平台等技术,实现以管理服务为核心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创新,打造智能交通,为司乘人员提供更便捷精准、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
(原标题:沿着高速看广东丨广深高速日均车流量65万,大湾区“黄金通道”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