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州花都:让历史乡愁、非遗文化、红色基因“活”起来

新闻

不到鸡笼顶,枉为广东人!原来,中国绝美的高山草原杜鹃花海在这里 不到鸡笼顶,枉为广东人!原来,中国绝美的高山草...

足不出粤也能“游新疆”? 在广东生活了20多年 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处秘境 这里有中国绝美的高山草原杜...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广州花都:让历史乡愁、非遗文化、红色基因“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04/26 新闻 浏览:239

一直以来,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活的生命,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乡愁、非遗文化、红色基因“活”起来,全面提升文化强区能力和水平。

匠心传承出实招 非遗文化谱新章

通过积极开展非遗普查,强化非遗线索的挖掘和整理,花都区非遗项目数量从2016年的13个增加到30个,增加130%;传承人数量从2015年9人增加到38人,增加322%。

目前,花都区共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市级9项、区级17项);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8名(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人、市级11人,区级23人);区级以上传承基地1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3个,区级5个);市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4项。

花都区文广旅体局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网络记忆体,实现数字化传承保护,完善非遗数字化体系建设,建设广州市首个非遗主题手绘VR展览——花都非遗VR云展厅,通过语音讲解、图文展示、视频介绍等多种手段,以手绘国潮漫画的形式,展现非遗虚拟街区,集中呈现花都区30个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项目特点、传承方式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360°立体观展”体验,打造融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多维度数字智慧展厅、线上集聚展示基地及“活态传承”虚拟空间,让花都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围绕“非遗”生活化,导入创意设计,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景区”等新模式助推文旅产业融合。2021年底,广州灰塑展示中心获颁广州市首批“花城市民文化空间”,该中心集参观、教研、生产、展览、销售等于一体,推进传统灰塑文化品牌化、市场化、活性化。

依托“文化进万家”等公益惠民文化活动,拓展非遗保护领域,邀请灰塑、珐琅、钉金绣等国家、省、市项目传承人进商圈、村居、社区、景区等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活动,将非遗文化展示与传统民俗节庆深度融合,让广大百姓深入了解花都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擦亮非遗文化名片。

传承红色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近年来,花都区博物馆围绕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作出了一系列有益尝试,有效发挥了红色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是花都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依托花东镇九湖村的王氏大宗祠,设有《农运初心 精心永驻——花县农民运动展览展陈》,主要陈列展示花县农民运动的萌芽、发展与高潮,以及花县农军参加武装起义,最后转战海陆丰、踏上新征途的光辉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位于花山镇花城大街1号(花山镇花城小学内)。2021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历史展陈完成布展并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遗址内精心筹划了《旗展花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历史展陈》,对原有广场进行升级改造与绿化、景观长廊建设、历史场景和人物浮雕雕塑的设置,综合运用图片、文物、雕塑等多种形式以及全息影像等现代科技展陈手段,呈现了红四师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全过程。

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是花都区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区党史教育重点基地之一,也是花都区中小学生打卡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自2020年7月1日开放以来,接待党政机关团体逾1241个,参观人数超6.7万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自2021年6月开放以来,参观人数近万人。

传承红色文化 记住历史乡愁

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花都区始终注重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力求让人们记得住城市历史、记得住乡愁。

花都区在深入挖掘古村文物“活”的价值上狠下功夫。积极培育古村落旅游产品,整合串联塱头村、三华村、洛场村等特色资源,策划推出8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进古村落文物保护利用,安排各级资金对古村落12处文物进行修缮,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风险预警平台”,为古村落内不可移动文物风险防范提供有力支撑。

花都区以匠心精神打造岭南非遗“活”的名片。设置“遇见非遗”系列专题展,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感受花都非遗文化魅力。实施非遗记录工程,设立非遗保护中心,搭建花都区非遗数据库、非遗VR云展厅等数字化平台,多维度全方位展示全区30个非遗项目。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公益惠民活动,开展一连8场非遗展示体验活动,惠及民众逾2500人次。

花都区用心用情用力赓续红色血脉“活”的灵魂。以活动为媒,精心策划“七个一百”绣红旗活动,绣制702面红旗。举办40场次红色教育活动和红色展览“五进活动”,服务群众逾4.1万人次。以保护为本,打造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2处红色文化基地,后者入选省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以史实为据,做好红色资源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实现馆内馆外、线上线下有效联动,讲好花都红色故事。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永远在路上,花都区将把历史文化遗产视为城市之“宝”、城市之“脉”、城市之“魂”,精心呵护、坚决捍卫,统筹好古村落保护、非遗传承、红色基地,筑牢文物保护安全底线。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