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中医药治疗肾病新突破 科研成果接连登上国际期刊
发布时间:2021/04/28 新闻 浏览:438
大洋网讯 记者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近日该院肾病科刘旭生教授团队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上取得重要成果,连续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4篇中医原创临床研究论文,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以下简称CKD)取得良好疗效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成果一:中药补脾益肾方有效延缓肾功能下降
近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F:4.225)发表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刘旭生团队与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温泽淮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双方团队联合全国21家大型三甲中医院,通过567例CKD4期受试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中药补脾益肾方与西药氯沙坦钾相比,能够延缓肾功能下降,降低死亡、血肌酐翻倍、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的风险。
成果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降低透析风险
双喜临门,由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刘旭生、毛炜团队和中日友好医院李平团队牵头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成果,本月发表在《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3.290)上。本研究在全国29家大型中西医三甲医院开展,对814例合格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KD5期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进入透析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进入透析的风险较西医组降低68%,且中西医结合组透析事件累积发生率更低。
上述两项大型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5)和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2B04)资助。
此外,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邹川、刘旭生等人近日还先后在不同的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2篇与IgA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论文。IgA肾病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5%-55%,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通过单中心队列研究发现尿IgG是预测高危进展性IgA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另外,大新月体是无明显慢性化的IgAN肾功能进展及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医药疗法治疗肾脏疾病潜力大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病一直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有约8.5亿人患有肾脏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中国成年人中大约有1.2亿的CKD患者,同时,全球因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移植等替代治疗的患者人数正以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杀手。
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知晓,发现时往往已达晚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导致“一人发病,一家返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与经济负担。采取有效的措施延缓CKD疾病进展,延缓尿毒症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将为个人、家庭、国家、社会节省大量的费用和资源。
传统中医药疗法是在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患者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行中药或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团队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可能通过多途径在延缓肾脏病的进展上发挥作用。
接连4篇原创性临床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广东中医治疗肾病在临床科学研究领域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疗法治疗肾脏疾病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长期以来,中医因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及缺乏研究数据,难以得到西医学者的认可。此次系列研究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采用严谨的临床试验设计,研究成果接连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不仅为中医药疗法治疗肾脏病的疗效提供了国际认可的高质量证据,也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发挥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文/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
大洋网讯 记者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近日该院肾病科刘旭生教授团队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上取得重要成果,连续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4篇中医原创临床研究论文,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以下简称CKD)取得良好疗效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成果一:中药补脾益肾方有效延缓肾功能下降
近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IF:4.225)发表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刘旭生团队与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温泽淮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双方团队联合全国21家大型三甲中医院,通过567例CKD4期受试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中药补脾益肾方与西药氯沙坦钾相比,能够延缓肾功能下降,降低死亡、血肌酐翻倍、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的风险。
成果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降低透析风险
双喜临门,由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刘旭生、毛炜团队和中日友好医院李平团队牵头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成果,本月发表在《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3.290)上。本研究在全国29家大型中西医三甲医院开展,对814例合格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KD5期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进入透析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进入透析的风险较西医组降低68%,且中西医结合组透析事件累积发生率更低。
上述两项大型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5)和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2B04)资助。
此外,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邹川、刘旭生等人近日还先后在不同的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2篇与IgA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论文。IgA肾病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5%-55%,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通过单中心队列研究发现尿IgG是预测高危进展性IgA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另外,大新月体是无明显慢性化的IgAN肾功能进展及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医药疗法治疗肾脏疾病潜力大
众所周知,慢性肾脏病一直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有约8.5亿人患有肾脏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中国成年人中大约有1.2亿的CKD患者,同时,全球因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移植等替代治疗的患者人数正以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杀手。
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知晓,发现时往往已达晚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导致“一人发病,一家返贫”,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与经济负担。采取有效的措施延缓CKD疾病进展,延缓尿毒症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将为个人、家庭、国家、社会节省大量的费用和资源。
传统中医药疗法是在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患者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行中药或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团队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可能通过多途径在延缓肾脏病的进展上发挥作用。
接连4篇原创性临床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广东中医治疗肾病在临床科学研究领域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疗法治疗肾脏疾病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长期以来,中医因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及缺乏研究数据,难以得到西医学者的认可。此次系列研究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采用严谨的临床试验设计,研究成果接连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不仅为中医药疗法治疗肾脏病的疗效提供了国际认可的高质量证据,也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发挥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文/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查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