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河源又发现一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发布时间:2021/03/05 新闻 浏览:317
露出万绿湖水面的明代青釉碗
大洋网讯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万绿湖水位线的逐日下降,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先后接连数日在该市东源县新回龙镇犁洞嶂“大水坑”(地名)、东源县新回龙镇东星村、东源县新港镇杨梅村等地的万绿湖畔进行应急性野外考古调查时,意外捡拾到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箭镞、削割器、陶罐以及多朝代的陶片、瓷罐瓶等古文物。该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已先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昨日,河源市文物考古野外调查工作又有新进展,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再次“浮”出万绿湖水面。
发现7座古窑址
昨日上午,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冒雨前往河源万绿湖畔的东源县新回龙镇高水村进行应急性野外考古调查,多位队员沿着湖边裸露的水岸山边进行走访调查,又意外发现一处大型新石器晚期遗址,文物考古工作队员当天在现场捡拾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49件、陶片16块和相对完整的各朝代瓷片11块以及一只完整的明代青釉碗。
据粤北文物考古队员现场初步断定,发现的这只保存完整的青釉碗,其烧制年代为明代,仿龙泉窑工艺。这个青釉碗的发现并非意外,在接下来的文物考古调查中,考古队员又陆续发现了7座古窑址。这些古窑均为圆形窑,直径约两米,窑基清晰可见。从现场散落的瓷器碎片来看,古窑烧制的多为碗、碟等生活用具,纹饰以花、草、线条为主。粤北文物考古队员黄志青称,古窑群就紧挨着一片古宅址,可以判定在明清时期,这处水岸应该是一处热闹的村庄,人们以烧窑为业,借助河源新丰江和东江的水路直达珠江口岸,将产品销往珠三角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
更为惊喜的是,在离古窑群不远处的一座孤岛上,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箭镞、穿孔石器等。考古队员初步断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人类活动遗址,这也佐证了早在4000多年前,河源就有先民在新丰江两岸生产生活,而具体的研究成果则有待今后更深层次的考证。
建议不要擅自前往湖边游玩
前日和昨日,有众多读者纷纷致电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就万绿湖畔近期“浮”出众多古人类活动遗址以及大批古文物表示惊讶。广州市民肖先生告诉记者,他家的祖辈原是万绿湖库区移民,1958年新丰江筑坝建库(万绿湖)后,其祖辈与其他乡亲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而迁移外地生活,家中当年遗留有众多陶罐因来不及转移便永久地留在了万绿湖库区湖底下面。肖先生称,今后如有机会想返乡看看万绿湖露出水面的“老家”模样。居住在惠州市区的原新丰江库区移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先辈的祖居围龙屋也因万绿湖近期水位线的下降而露出了水面,黄女士称,祖屋遗址应该还有先辈留下而值得捡拾的古文物。
连日来,一批批外地游客也闻讯远道而来,自驾车前往万绿湖畔游玩、拍摄万绿湖水位下降后的“金腰带”美景或趁机捡拾湖边的文物“宝贝”。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副站长、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告诉记者,万绿湖畔水位下降后,湖边淤泥堆积层较厚,湖边的古建筑遗址及其周边的环境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处于湖边软基淤泥的“陷阱”状态。杜衍礼称,部分淤泥层深达数米,外地游客一旦进入淤泥沼泽地,很容易因掉进淤泥层而不能自拔。出自对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万绿湖畔游玩的人身安全考虑,杜衍礼为此呼吁,到万绿湖观光游玩,最好不要过于靠近万绿湖畔拍照或擅自进入湖边有古建筑遗址露出的地方,因为湖畔周边的湖水深不可测,淤泥堆积厚度难以观察,为了确保安全,万绿湖畔不宜过于靠近。杜衍礼称,如游客发现有古文物露出湖面,可及时致电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或河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捡拾。
文、图/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志青、苏远龙
露出万绿湖水面的明代青釉碗
大洋网讯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万绿湖水位线的逐日下降,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先后接连数日在该市东源县新回龙镇犁洞嶂“大水坑”(地名)、东源县新回龙镇东星村、东源县新港镇杨梅村等地的万绿湖畔进行应急性野外考古调查时,意外捡拾到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箭镞、削割器、陶罐以及多朝代的陶片、瓷罐瓶等古文物。该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已先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昨日,河源市文物考古野外调查工作又有新进展,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再次“浮”出万绿湖水面。
发现7座古窑址
昨日上午,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冒雨前往河源万绿湖畔的东源县新回龙镇高水村进行应急性野外考古调查,多位队员沿着湖边裸露的水岸山边进行走访调查,又意外发现一处大型新石器晚期遗址,文物考古工作队员当天在现场捡拾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49件、陶片16块和相对完整的各朝代瓷片11块以及一只完整的明代青釉碗。
据粤北文物考古队员现场初步断定,发现的这只保存完整的青釉碗,其烧制年代为明代,仿龙泉窑工艺。这个青釉碗的发现并非意外,在接下来的文物考古调查中,考古队员又陆续发现了7座古窑址。这些古窑均为圆形窑,直径约两米,窑基清晰可见。从现场散落的瓷器碎片来看,古窑烧制的多为碗、碟等生活用具,纹饰以花、草、线条为主。粤北文物考古队员黄志青称,古窑群就紧挨着一片古宅址,可以判定在明清时期,这处水岸应该是一处热闹的村庄,人们以烧窑为业,借助河源新丰江和东江的水路直达珠江口岸,将产品销往珠三角地区乃至东南亚国家。
更为惊喜的是,在离古窑群不远处的一座孤岛上,考古队员还发现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锛、石箭镞、穿孔石器等。考古队员初步断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人类活动遗址,这也佐证了早在4000多年前,河源就有先民在新丰江两岸生产生活,而具体的研究成果则有待今后更深层次的考证。
建议不要擅自前往湖边游玩
前日和昨日,有众多读者纷纷致电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就万绿湖畔近期“浮”出众多古人类活动遗址以及大批古文物表示惊讶。广州市民肖先生告诉记者,他家的祖辈原是万绿湖库区移民,1958年新丰江筑坝建库(万绿湖)后,其祖辈与其他乡亲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而迁移外地生活,家中当年遗留有众多陶罐因来不及转移便永久地留在了万绿湖库区湖底下面。肖先生称,今后如有机会想返乡看看万绿湖露出水面的“老家”模样。居住在惠州市区的原新丰江库区移民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先辈的祖居围龙屋也因万绿湖近期水位线的下降而露出了水面,黄女士称,祖屋遗址应该还有先辈留下而值得捡拾的古文物。
连日来,一批批外地游客也闻讯远道而来,自驾车前往万绿湖畔游玩、拍摄万绿湖水位下降后的“金腰带”美景或趁机捡拾湖边的文物“宝贝”。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副站长、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告诉记者,万绿湖畔水位下降后,湖边淤泥堆积层较厚,湖边的古建筑遗址及其周边的环境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处于湖边软基淤泥的“陷阱”状态。杜衍礼称,部分淤泥层深达数米,外地游客一旦进入淤泥沼泽地,很容易因掉进淤泥层而不能自拔。出自对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万绿湖畔游玩的人身安全考虑,杜衍礼为此呼吁,到万绿湖观光游玩,最好不要过于靠近万绿湖畔拍照或擅自进入湖边有古建筑遗址露出的地方,因为湖畔周边的湖水深不可测,淤泥堆积厚度难以观察,为了确保安全,万绿湖畔不宜过于靠近。杜衍礼称,如游客发现有古文物露出湖面,可及时致电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或河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捡拾。
文、图/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志青、苏远龙
上一篇: 广东启动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
下一篇: 3月4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