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呼吸机国际订单激增,扩产难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4/08 财经 浏览:537
正文
广东新闻网广州4月7日电题:呼吸机国际订单激增,扩产难点在哪里?
广东新闻网“新华视点”记者
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暴发,呼吸机成为很多国家紧缺的医疗设备。目前,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纷纷收到大量国际订单。但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医疗和防护用品不同,呼吸机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扩产。这其中的难点是什么?
缺缺缺……呼吸机成全球紧俏商品
“从早上到深夜,我每天都接到无数订单电话,而且往往一开口就要1万台。”呼吸机生产商深圳安保科技公司总裁王双卫说。
同样感受到生产压力的,还有位于深圳的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身穿车间工人的工装,在生产一线拧螺丝、贴标签、装配件……本是迈瑞医疗总部研发人员的叶宗生,已经在车间一线干了一个多月。
“疫情期间工厂订单急剧增加,总部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来一线帮忙了。”迈瑞医疗制造系统总经理景军刚说,深圳光明工厂去年常规时间段里有2000多人,目前已增至3800余人。
3月30日,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3月19日以来短短十天,在保障国内需求的同时,中国企业紧急向国外提供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达到了今年以来提供国内总量的一半。目前已签订单量约2万台,同时,每天还有大量的国际意向订单在洽谈。
景军刚介绍,目前,公司涉及呼吸机的生产环节每天24小时运转。在加强一线生产力量的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模式,推进现场信息化应用,利用工程技术提升产能。目前,公司呼吸机月产能近3000台,为平时的3倍。“我们希望6月份可以达到4000台。”他说。
据了解,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均表示呼吸机短缺,全球对呼吸机的需求已经飙升至数十万台。
为解燃眉之急,不少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部分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国。据悉,我国当前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20余家,其中8家取得了欧盟强制性CE认证。
核心技术和零件依赖国外,供应链脆弱
尽管手握大量国际订单,但业内人士表示,呼吸机增容扩产并不容易。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由于产业起步晚,呼吸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因部分零部件来自目前疫情严重的欧洲和美国,物流受阻,供应链脆弱。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振说:“呼吸机生产门槛高,品控要求严格,预计订单排队情况将持续。”
景军刚介绍,看似简单的呼吸机,实际技术含量相当高。呼吸机可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无创呼吸机主要用于较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有创呼吸机通常适用于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创呼吸机的技术含量高于无创呼吸机。
据悉,呼吸机属于精密仪器,涉及上千个零部件。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音圈电机、涡轮风机、电磁阀、芯片、流量和压力传感器等,目前这些零件的生产严重依赖国际供应商。
例如,深圳安保科技的呼吸机产品至少30%的物料依赖进口;深圳普博科技生产的呼吸机,其中的流量阀门来自瑞士,传感器来自英国和美国;鱼跃医疗的涡轮风机用的是“德国制造”。
深圳普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春红说,公司如果要优化呼吸机上面的一个零部件,从选型到测试,最快也要一年多。“市场巨大需求吸引了一些没有呼吸机生产基础的企业加入,有的企业宣称一两个月产品就上市。但事实上,这连产品测试的时间都不够。”
此外,受欧美疫情影响,呼吸机的生产物料供应受到较大制约。赖春红表示,过去订的物料交货期是4-8周,现在最快也要12-16周。物料短缺的原因,除了欧洲疫情严重影响工人开工以外,另一个就是欧洲的物料供应商是按计划排产的,去年就制订好了今年的生产计划。
“全球供应链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激增的需求。我们一个国际供应商原本提供的一个季度的物料,但现在一个月之内就被消耗掉了。”她说。
突破关键技术,加强上下游产业链整合
受访呼吸机企业负责人表示,当下首先应该尽力确保上游原材料的顺畅供应。
据悉,在疫情期间,为保障防疫物资生产所需的进口原材料通关,确保生产不间断,深圳海关对企业进口用于生产呼吸机、监护仪的原料做到“即到即检,高效验放”,确保了公司生产的医疗设备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同步交付。多位企业负责人建议,延续此类做法保障应急生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呼吸机的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软件和算法上,但目前扩产的压力主要来自硬件供应链。
一家呼吸机制造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正在考虑使用国产涡轮电机,但是调研后发现,国内厂家制造的电机以民用为主,由于医用电机对精密性要求高,投入大,且研发周期长,多数厂家不愿意生产。
“进口电机在转速、低噪音、瞬间加速减速等方面的性能优势很突出,我们曾找过大陆和台湾企业,产品都不是很理想。”袁振说。
专家认为,在平时全球化分工的情况下,多国合作、各有所长的生产方式效率高。但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核心技术不掌握,生产能力就会受到制约。
业内人士呼吁,重视高端医疗设备生产的战略意义,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强科研机构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企业自有产品生产质量。
上一篇: 稳外贸:看广东如何疏“堵”解“痛”
下一篇: 深圳超火国际学校,入学“一位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