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让大湾区用上“广州芯”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让大湾区用上“广州芯”

发布时间:2019/10/16 财经 浏览:685

芯片被喻为“工业粮食”,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更是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最大的芯片需求市场。全球将近1.4万亿元的半导体芯片市场份额,实际上近60%的芯片市场在中国,中国近60%是在珠三角。9月20日,随着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投产,广州第一条、广东省唯一一条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横空出世,标志着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成为历史。
目标:带动形成千亿元产值规模
“一般芯片企业投产需要36个月时间,而‘广州第一芯’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仅18个月就投产,这是世界级的速度。”据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介绍,过去一年,粤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自2018年3月打桩到今年9月正式投产,并快速赶超海内外业界同行。
“项目总投资288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投产的是第一期的上半段,产能2万片。我们正考虑加速第二期的计划,第二期投产后产能将扩大到8万片。”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坚持自主创新,在国内首创了虚拟IDM(Virtual IDM)运营模式,粤芯半导体联合芯片设计客户进行工艺平台的订制开发,成为国内首个可为客户“定制芯片”的芯片企业,将极大提高客户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粤芯量产,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芯片“一日产业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我们可以直接服务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群。这些大湾区的企业用的芯片之前有可能来自其他地方,大湾区内很难形成芯片‘一日产业群’。随着粤芯量产,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封装都在大湾区内完成,形成完整产业链,将带动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
李海明告诉记者:“未来粤芯将以高端模拟芯片、汽车电子、生物医疗检测、5G前端模块等国内较为稀缺的产品为主要方向,预计实现百亿级的销售目标,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千亿元产值的规模。”
政策扶持吸引企业人才纷至沓来
之所以粤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投产,广州综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不断出新出彩是重要原因。“综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才能汇集高端产业和人才。”据李海明介绍,省市区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制定了产业方面大量优惠措施、扶持政策,开发区为粤芯进行“信任审批”,各项审批工作并联进行,节省了大量时间。人才是第一资源,芯片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引进人才才能带来技术。不仅是粤芯,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内的其他企业也看中了广州的市场需求、人才资源,以及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和企业扶持政策等,拿脚投票,纷至沓来。
据悉,自粤芯半导体动工建设以来,已有80家集成电路企业链企业慕名前来考察,30多家企业注册落地,其中过亿营业额的已经超过7家。这些项目涵盖设计、封测、设备、材料的上下游产业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以粤芯半导体为龙头,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未来广州将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广州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若干措施》提出,广州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为核心,计划通过实施七大工程,涵盖芯片制造提升、芯片设计跃升、封装测试强链、配套产业补链、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引进培育等,力争到2022年,建成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人才汇聚地、创新示范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