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不逛花市忙些啥?在粤老外春节这么过

新闻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领娱乐新浪潮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不逛花市忙些啥?在粤老外春节这么过

发布时间:2021/02/13 财经 浏览:471

贴春联、挂窗花、贴福字……临近农历牛年春节,在粤创业13年的法国人劳伦(Laurent Le Pen)再一次忙碌了起来。“我和家人从进入农历腊月起,就开始准备了。”他在深圳有温暖的家,今年虽然不能现场逛花市,却对云上花市颇感新奇。

像劳伦一样,受疫情影响,今年选择留粤过年的外籍人士并非少数。外国朋友对中国春节有何印象?留在广东的这个中国年怎么过?新的一年,他们对工作生活有何期盼?

春节前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与部分留粤过年的外籍朋友聊一聊。

云上逛花市感受浓浓年味

“这是我做的千层糕,你们快来尝尝。”初次见到蔡纯素(Lina Liana Tjahjadi),便能感受到她热情直爽的性格。作为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印尼的当地第三代华人,蔡纯素1995年从雅加达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进修汉语。1996年,她第一次在广东过年;1999年,她在广州成家定居。此后20多年,她见证了广州的发展与变迁。

蔡纯素和朋友一起做点心和饼干,迎接中国农历新年。

蔡纯素和朋友一起做点心和饼干,迎接中国农历新年。

“在羊城过年,吸引我的不仅是各式美食,还有热闹的花市。我和家人很喜欢逛花市,祈求来年行鸿运。”她注意到,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广州打出“云上花市”品牌,继承羊城上千年的行花街习俗。“在家动动手指,年花就能送到家,这种新体验很奇妙。”她说。

作为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文化盛会,迎春花市早已成为在粤外国人期待的年味。今年广东多地推出的“云上花市”,亦受到了外籍人士的好评和热捧。

伊西多尔(Isidore)来自非洲国家刚果(金)。今年,他是第三次在广州过年。“人多、有趣、热闹、喜庆……在花市,可以看到各种鲜花、各式美食,还有好玩的民俗活动。”在他记忆里,逛花市是感知地道广东文化的有趣之旅,他对今年的“云上花市”同样期待。

过年出门也会备好粤康码

“即使到了冬天,深圳也处处繁花似锦。”熙熙攘攘、喜气洋洋的迎春花市,同样给劳伦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国唐人街在春节期间也挺热闹的,但我们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花市,到处张灯结彩,挂满喜庆的装饰物,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身在其中的外国人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他希望,通过花市增进两个孩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劳伦和家人在广东一起过年。

“往年,我们全家人都会相约一同逛花市;今年,我们改为上网订花,品种很多,用手机下单后,当天就送上门。”在中国经历过好几个春节的劳伦,对辛丑牛年春节的新风尚有了更深的体会。

“中国春节文化深深打动了我!”今年,劳伦本打算和往常一样来一场长途旅行,但和家人商量再三后,还是决定留在广东,赴珠海岳父岳母家过年。“我们是生活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比如出门戴好口罩,同时准备好粤康码。”

与朋友一起包饺子、做年糕

“腊八节那天我喝了腊八粥,觉得特别好吃。”“95后”女孩克谢妮娅(Xenia)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她在俄罗斯学的是翻译专业,曾经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深圳进修。“一次,我随老师从深圳来广州参加活动,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之后就下决心来广州的高校深造。”她说,自己和广州的缘分命中注定。

留校过年,克谢妮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今年是克谢妮娅第一次在羊城过年。“学校组织外国留学生一起做红糖年糕,之后还会有醒狮表演,大家心里都充满期待。”她认为,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同时兼具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气质。“在广州两年来,我已经走过一些景点,想趁着牛年春节,约上朋友再逛一逛。”

伴随日益加快的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赴粤工作、生活和学习。来自也门的阿拉斯(Alalas)正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广东的计算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品牌,这很吸引我。”他笑言,“这是我第四次在广州过年,我会和本地朋友们一起庆祝,我们打扫房间、做年糕,一同为新年祈福。”

也门小伙阿拉斯是粤式早茶的粉丝。

假期坚持学习,期盼在粤圆梦

展望未来,阿拉斯期待在完成学业后,入职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或者留在中国创业。“在广东,你可以看到外国人在高校求学、做科研,和中国人一起开展商业项目。外国朋友很容易适应这里的环境。”他还特别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保障了外籍人士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广东,我们很有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不仅包含团聚和欢乐,也有坚守与奋斗。苏菲(Sufia Imam)2016年从印度来穗留学,进入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我一般到暑假才回国与亲人团聚,前几个春节都是在广州度过的。”今年农历新年,她打算继续在广州华侨医院实习,也想趁着假期完成毕业论文。

春节假期,苏菲打算继续在广州华侨医院实习。

春节假期,苏菲打算继续在广州华侨医院实习。

“毕业后,我想留在中国当医生,但我中文不太好,现在仍然在学习中。”苏菲表示,自己希望在实习中增长见识和本领,积累更多临床经验,争取早日实现医者梦想。

贴春联、挂窗花、贴福字……临近农历牛年春节,在粤创业13年的法国人劳伦(Laurent Le Pen)再一次忙碌了起来。“我和家人从进入农历腊月起,就开始准备了。”他在深圳有温暖的家,今年虽然不能现场逛花市,却对云上花市颇感新奇。

像劳伦一样,受疫情影响,今年选择留粤过年的外籍人士并非少数。外国朋友对中国春节有何印象?留在广东的这个中国年怎么过?新的一年,他们对工作生活有何期盼?

春节前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与部分留粤过年的外籍朋友聊一聊。

云上逛花市感受浓浓年味

“这是我做的千层糕,你们快来尝尝。”初次见到蔡纯素(Lina Liana Tjahjadi),便能感受到她热情直爽的性格。作为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印尼的当地第三代华人,蔡纯素1995年从雅加达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进修汉语。1996年,她第一次在广东过年;1999年,她在广州成家定居。此后20多年,她见证了广州的发展与变迁。

蔡纯素和朋友一起做点心和饼干,迎接中国农历新年。

蔡纯素和朋友一起做点心和饼干,迎接中国农历新年。

“在羊城过年,吸引我的不仅是各式美食,还有热闹的花市。我和家人很喜欢逛花市,祈求来年行鸿运。”她注意到,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广州打出“云上花市”品牌,继承羊城上千年的行花街习俗。“在家动动手指,年花就能送到家,这种新体验很奇妙。”她说。

作为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文化盛会,迎春花市早已成为在粤外国人期待的年味。今年广东多地推出的“云上花市”,亦受到了外籍人士的好评和热捧。

伊西多尔(Isidore)来自非洲国家刚果(金)。今年,他是第三次在广州过年。“人多、有趣、热闹、喜庆……在花市,可以看到各种鲜花、各式美食,还有好玩的民俗活动。”在他记忆里,逛花市是感知地道广东文化的有趣之旅,他对今年的“云上花市”同样期待。

过年出门也会备好粤康码

“即使到了冬天,深圳也处处繁花似锦。”熙熙攘攘、喜气洋洋的迎春花市,同样给劳伦留下了深刻印象。“法国唐人街在春节期间也挺热闹的,但我们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花市,到处张灯结彩,挂满喜庆的装饰物,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身在其中的外国人也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他希望,通过花市增进两个孩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劳伦和家人在广东一起过年。

“往年,我们全家人都会相约一同逛花市;今年,我们改为上网订花,品种很多,用手机下单后,当天就送上门。”在中国经历过好几个春节的劳伦,对辛丑牛年春节的新风尚有了更深的体会。

“中国春节文化深深打动了我!”今年,劳伦本打算和往常一样来一场长途旅行,但和家人商量再三后,还是决定留在广东,赴珠海岳父岳母家过年。“我们是生活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比如出门戴好口罩,同时准备好粤康码。”

与朋友一起包饺子、做年糕

“腊八节那天我喝了腊八粥,觉得特别好吃。”“95后”女孩克谢妮娅(Xenia)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她在俄罗斯学的是翻译专业,曾经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深圳进修。“一次,我随老师从深圳来广州参加活动,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之后就下决心来广州的高校深造。”她说,自己和广州的缘分命中注定。

留校过年,克谢妮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今年是克谢妮娅第一次在羊城过年。“学校组织外国留学生一起做红糖年糕,之后还会有醒狮表演,大家心里都充满期待。”她认为,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同时兼具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的气质。“在广州两年来,我已经走过一些景点,想趁着牛年春节,约上朋友再逛一逛。”

伴随日益加快的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赴粤工作、生活和学习。来自也门的阿拉斯(Alalas)正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广东的计算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知名品牌,这很吸引我。”他笑言,“这是我第四次在广州过年,我会和本地朋友们一起庆祝,我们打扫房间、做年糕,一同为新年祈福。”

也门小伙阿拉斯是粤式早茶的粉丝。

假期坚持学习,期盼在粤圆梦

展望未来,阿拉斯期待在完成学业后,入职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或者留在中国创业。“在广东,你可以看到外国人在高校求学、做科研,和中国人一起开展商业项目。外国朋友很容易适应这里的环境。”他还特别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保障了外籍人士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广东,我们很有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不仅包含团聚和欢乐,也有坚守与奋斗。苏菲(Sufia Imam)2016年从印度来穗留学,进入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我一般到暑假才回国与亲人团聚,前几个春节都是在广州度过的。”今年农历新年,她打算继续在广州华侨医院实习,也想趁着假期完成毕业论文。

春节假期,苏菲打算继续在广州华侨医院实习。

春节假期,苏菲打算继续在广州华侨医院实习。

“毕业后,我想留在中国当医生,但我中文不太好,现在仍然在学习中。”苏菲表示,自己希望在实习中增长见识和本领,积累更多临床经验,争取早日实现医者梦想。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