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因时代而变 领风气之先 ——解读招商银行改革创新发展四大关键节点
发布时间:2018/07/26 新闻 浏览:787
招商银行大厦
招商银行新落成的行史陈列馆内,“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巨幅照片相当醒目。这句广为人知的名言,见证了招商银行诞生、发展的历程。
1987年,袁庚等人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蛇口创办招商银行。
改革开放40年,招商银行作为参与者与受益者,其发展的历程也映射出改革开放激发的强大活力。
1988年 继承“蛇口基因”稳步向前
招商银行诞生于改革开放的第九个年头。1988年,它走出蛇口,开设了第一个分支机构——罗湖营业部。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也正始于这一时期。随着招商银行等一批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成立,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也开始渐进式推行,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兴起和竞争格局变化拉开了序幕。
招商银行初创时只有34名员工和1亿资本金。招商银行创始人袁庚提出要继承“蛇口基因”,彰显创新意识,“为中国贡献一家真正的商业银行”。
在公司治理上,招商银行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在企业性质上,招商银行一成立就被确定为股份制;在用人机制上,招商银行提出“六能机制”—“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这些都为后来其他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招商银行成立之初的口号是“以促进中国民族经济发展和探索中国金融改革道路为己任”。蛇口工业区是“因”,在创办蛇口工业区时,改革者们看到了中国金融发展滞后的现状,因此才有了招商银行这一“果”。后来招商银行发展也始终不忘初心,走在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前列。
1998年 首推“一卡通”“一网通”
1988年,创建不到一年的招商银行写下《十年发展设想》,提出要通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真正成为实力雄厚、管理科学、手段先进,多功能、社会化、国际化的股份制银行。
1998年是检验《十年发展设想》的关键年份。在这十年里,招商银行始终保持对市场的灵敏嗅觉,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不断发展壮大,把营业网点扩大到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到1998年底,招商银行已经设有13家分行、两家异地支行,在香港和海南设有代表处,网点总数166个。至此,招商银行从一家区域性银行,发展成为以深圳为中心,覆盖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全国性银行。
十年里,招商银行“一卡通”和“一网通”的推出,引发了中国银行业的一场革命。1995年6月,招商银行以“客户号管理”思维,首推集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服务于一身的电子货币卡——“一卡通”,引领了中国银行业从存折时代迈入银行卡时代。随后于1997年率先涉水互联网,推出“一网通”,并完成第一笔网上支付业务。以此为基础,招商银行逐步构筑包括自助银行、远程银行、网络银行等在内的网络服务体系,奠定了招商银行“科技立行”的品牌。
“一卡通”“一网通”的推出是招商银行发展的关键节点,据此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千万级客户群。招商银行抓住商业银行利用新技术的契机,将过去纸质的存折迁移到电子账户上。“‘一卡通’‘一网通’对招商银行早期发展非常重要,一是吸引了前卫、时尚、年轻的客户,形成了差异化发展;二是树立了技术型银行的品牌,此后招商银行一直沿着技术创新的路径走,比如最早引用自动取款机。”招商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招商银行在资产规模较小,规模和网点上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抓住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机会,在“一卡通”的基础上推出“一网通”,以弥补网点不足的劣势,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2008年 “零售银行”地位初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反复出现“和”字元素,而招商银行在此前刚发行了一张印着大大“和”字的信用卡,播出以“和”字为主题创意的广告片。奥运会后,很多客户去招商银行都点名要办一张“和卡”。
这是招商银行向零售业务转型的一次精彩亮相,也是招商银行确立“零售银行”定位的一个重要创举。
2002年,招商银行推出第一张真正意义的信用卡。同一年,招商银行创立了金葵花理财,第一次开始对客群进行细分,实行客户分类式服务管理。这些都为日后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招商银行真正向零售业务的战略转型在2004年。两年之后,招商银行H股上市已经用零售业务优势特色来吸引投资者,并在当年首次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零售银行”称号。
虽然目前很多银行提出要重点发展零售业务,但在十几年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放着利润更高、产出更快的批发业务不做,转而做投入大、见效慢的零售业务。但招商银行那时已意识到发展零售业务的重要性。全行认识的统一,促成了零售转型的成形。十年磨一剑,现在,招商银行的零售转型进一步升级为“一体两翼”战略,即以零售金融为“一体”,公司和同业金融为两翼。
招商银行零售成功的“法宝”是服务,“因您而变”的服务理念也一直延续至今,在很多客户心中留下“招商银行服务好”的印象。
2018年 打造客户体验最佳银行
201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银行业发展也迎来全新的竞争格局。金融科技的浪潮将银行业带入全面数字化的新时代。
招商银行是一家具有科技创新基因的银行,它将金融科技带来的压力迅速转变为变革的动力和清晰的战略导向。2015年,招商银行提出“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并在2017年进一步明确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将金融科技视为推进“轻型银行”转型下半场的动力,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招商银行变得更高效、更智慧。
向“轻型银行”转型由第三任行长田惠宇到任后提出。2013年,招商银行以“轻型银行”作为深化“二次转型”目标。田惠宇表示,“轻型银行”的转型方向和“一体两翼”的战略定位,是招商银行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的综合应对方案。
过去,银行业为了迅速做大规模,获取更多的息差收入,对于动辄数亿元乃至数十亿元的公司业务情有独钟。但随着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等叠加影响,发展金融科技、转型调结构成当务之急。
轻型银行的“轻”,就是要打破这个循环,通过内生资本积累的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具体来说,“轻型银行”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经营角度把资产变“轻”,让银行业务不再依赖于高资本金消耗;另一方面,从管理角度把组织架构变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端到端的流程体系。
金融科技让招商银行在“轻型银行”的道路上一路向前。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轻型银行”转型上半场,招商银行基本解决了“轻资产”和“轻资本”问题,但“轻管理”和“轻运营”还得在下半场依靠科技来解决。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意识到金融科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招商银行的终极目标还是想借金融科技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招商银行正加大金融科技运用,打造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最佳的银行,构建起招商银行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 通过干部“审考评”,强化干部政治能力建设
下一篇: 实行精准问责 压实脱贫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