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touris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 翻译小说、地铁口卖书、独自旅行,耄耋之年的他阻挡了时间

新闻

4月20—22日,请锁定这场在贵州举办的产业转移对接盛会 4月20—22日,请锁定这场在贵州举办的产业转移对接盛会

4月20日至22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贵州)将拉开大幕,这是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首次在贵州举...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翻译小说、地铁口卖书、独自旅行,耄耋之年的他阻挡了时间

发布时间:2019/03/15 旅游 浏览:653

一瓶水、一把伞、一张广告牌和十本左右的书,林老先生每天往背包里放上这几样东西,便出门了。无需拐杖,只斜挎着这么一个鼓鼓的、有些老旧的包。
这是2月底的一天。晚上七点,夜幕低垂,广州地铁东晓南站熙熙攘攘。老人家就靠墙站在C2口楼梯的拐角处,身旁的地面立着一本书和那张过塑的单薄牌子。若有人放缓匆匆的步履俯身瞧上两眼,老人便像启动了开关一样:“您要看书吗?”
“这是您自己翻译的?”一位驻足的女生翻着书页,露出惊讶的表情。
穿着深灰色外套的老人发出一阵憨笑,双目闪光地介绍起他与儿子翻译出版的这本匈牙利小说。让路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今年已有84岁高龄。
已是耄耋之年,却几乎每天出现在地铁口向路人介绍自己的新译作,这位让不少人讶异的老人家,叫林宝山。
每天在地铁口签售书
与读者互动
几个月来,林老每天几乎雷打不动地“钉”在地铁口卖书。到了地铁口楼梯的拐角,把背包挪到角落,然后靠着墙立起一本书和介绍书的牌子。老人家说,这样就不会妨碍到过路的人。“也不能坐下来,坐下来会占地方,不方便别人走路。”

吃饭,就在地铁附近的餐饮店解决。一般这一待,会待到十一点多,地铁即将收工的时候。最后,搭乘末班车回家。
老先生也不会只固定在一个地铁站。有的读者在东山口与老先生相识,还有的在杨箕、京溪南方医院……
书卖久了,老人家还自己摸索出一些“规律”:“胖的人、高高的人,一般不买,因为他们要费劲弯下腰来看……穿黑色衣服的很少买,穿浅色衣服的,可能会买。你说有不有趣。”
当记者问为何要在地铁口卖书时,老人家率真地说,想让自己的书被更多人知道,而不是静静地躺在图书馆。
于是,林老会给每位买书的过路人签名,会在书的扉页上当场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甚至,他还会从包里摸出手机,欢迎读者加他的微信进行交流。

图片由受访读者提供
添加了微信的读者,有的在半夜跟老人家分享书中哪些地方令TA备受感动;有的赠给老人自己喜欢的书;有的向老人提议办个读者见面会,老人则在微信上表示,他年事已高,又不善言辞,不便“折腾”;有的读完书后,给林老发来了他自己录的第一章的音频,然后接着第二章、第三章……这是他喜欢的与读者的真正互动。
在日常读书中
翻译打动他的作品
让人很难想到的是,已经翻译出版三本小说的林老,并非文学翻译出身,英文的功底是工作之后才慢慢打下的。
1958年,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后,林老在湛江担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又被调至广州任《广东医学》杂志和《实用医学杂志》主编等职。工作不久就买了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语法书,闲余时间便像打开一个涡轮,开始汲取英语知识。“读书时学的外语是俄语,所以英语都是自学的……怎么学?勤奋点,单词一个个地抄。”
为何退休后做起了自由翻译?老人家说,自己翻译这些小说,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日常读书时,这些作品打动了他。
1552446299(1).png
受访者提供的作协会员证
翻译第一本书的念头是在病房萌生的。当时妻子生病住院,妻子睡觉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读英文杂志上的小说。19个国家,36个故事,读着很是喜欢,就拿起笔,一个字一个字爬格子翻译了下来。
“我这本最新的(译作)是我在电脑上打出来的。”老先生语气里透露出一股自豪感。

回忆起在悉尼图书馆读到的这本由匈牙利语翻译过来的英文小说,老人觉得,书中那种对生命满怀希望的精神,唤起了他对曾经医治过的一位已逝病人的回忆。
林老与这位病人的通信长达十年之久。这位病人去世后,她的先生还将她临终前留下的一张写有“告诉宝山,说我为他祝福”的遗言,挂号寄给了他收藏。
他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同样是因为书信激起的感情,虽然性质不同,书中主人公收获的是爱情,而我的经历是收获友情。”同是人世间值得珍惜的美好感情,林老读完英译本,引起了内心的共鸣。
想看不夜天
独自坐5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漠河
退休后的日子,除了一个人出来卖书,老人家还喜欢一个人出去旅行。
“一个人自由自在,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老人家说,他基本是临时跑去火车站买票,一路坐过去,看沿途的风景。
“以前没手机,我都是买地图、火车时刻表。有这两样东西,就全国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了。”他说,旅行前,还要去图书馆查目的地的资料。
林老这本匈牙利译著,就是在他一个人去探望定居悉尼的大儿子,在那里住了将近半年,与儿子合作完成的。
1996年前后,老人家规划了一趟有半个月之久的旅程。从汕头老家出发去乌鲁木齐,途经西安,他拿着地图,靠坐公交车把西安城绕了个遍。结束了乌鲁木齐的旅程坐火车回广州,返程又在成都停留了几日,看了杜甫草堂和乐山大佛。
较为“任性”的一次,是2013年,第二本书出版后。当时适逢夏至前后,在地铁口卖了大概两个月的书后,老人家突然想看晚上太阳还没下山的景象,想感受下长长的白昼。于是,便自己订了火车票,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哈尔滨,再转到内蒙古一个城市,最后才到漠河。
回忆起当时在漠河待的四天,林老说,半夜一点多,天就蒙蒙亮了。起身,走到空荡荡的街头,一路沿着西山走。3点40多分,太阳就升起来了。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尚处在黑夜时,他看到了太阳怎样慢慢地照亮这座小城。
对于那边夏夜的场景,老人依旧回味无穷:“晚上七八点,我们一般都是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他们都还在山上玩,在操场运动,因为七八点太阳还很亮。”
时隔五年
老人还在地铁口签售书
同样是2月底,读者有琴把她与林老第二次在地铁偶遇的经历发上了微博。
时隔五年有余,在不同的地铁口偶遇,有琴在微博中写道:“(老人家)人苍老了很多,眼神也没有那么灵动了,但靠前搭话,谈到他新翻译的这本匈牙利小说,他又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1552399440(1).jpg
微博截图
有琴这条微博吸引了不少网友。有人转发说,“充满动力地生活真好”;也有网友感叹“精神世界的富足真纯粹”。
汕头市作协副主席林伟光也有类似的评价。回忆起大概10年前,林老先生给担任《汕头日报》副刊编辑的他投稿,伟光先生说:“他给我们投他当时旅行写的游记,都想不到他已经70好几了……前几年他去澳大利亚,我以为只是去玩的,他却说跟儿子又翻译了一本书。”
在伟光先生看来,林老身上这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十分可贵。这或许就是许多接触到林老的人,对林老的印象。
林宝山老先生说,当书卖到剩下一两百本时,就把这些书送给图书馆。
当记者问卖完书是要继续翻译小说还是去哪玩时,老人家摇了摇头:“想到再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