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海珠区老城市新活力智库聘任10位高层次专家

新闻

不到鸡笼顶,枉为广东人!原来,中国绝美的高山草原杜鹃花海在这里 不到鸡笼顶,枉为广东人!原来,中国绝美的高山草...

足不出粤也能“游新疆”? 在广东生活了20多年 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处秘境 这里有中国绝美的高山草原杜...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海珠区老城市新活力智库聘任10位高层次专家

发布时间:2022/08/17 新闻 浏览:154

广州市海珠区老城市新活力智库专家聘任仪式暨第一次专家座谈会近日举行。智库由来经济、科技、城建、社会、文化、生态6个领域的10位高层次专家学者组成,将围绕海珠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提升区委、区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建设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海上明珠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海珠区老城市新活力智库专家人选名单

(2022年—2025年)

一、经济领域

郑永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学院院长

二、科技领域

王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俊龙华南理工大学特聘讲席教授、博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琶洲实验室副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

三、城建领域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罗进良戴德梁行广州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注册专业测量师,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广州市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广州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咨委会委员

四、社会领域

蔡禾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五、文化领域

陈春声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刘斯奋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与文学艺术家,原广东省文联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白门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15年获广东省第二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六、生态领域

杨志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

梁明易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今年以来,海珠区成立大力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织开展“读懂老海珠、绽放新活力”“1+6+1”深调研,推动构建“知、爱、建、治、享”一体工作格局,战疫情、稳经济、保安全、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成立海珠区老城市新活力智库,是深化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举措。

▍智库专家:海珠经济社会焕发新活力优势明显

座谈会上,智库专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就海珠区贯彻《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等各抒己见。

与会专家认为:海珠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数字经济、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底蕴深厚、优势明显。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中山大学根植海珠这块热土,将充分调动师生人才智力资源、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全面加深校地合作,使学校科研成果得到更好转化,服务海珠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需要从“了解广州、读懂广州”“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完善城市重大规划”等四方面入手,做好文化传承、文脉延续的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讲席教授杨志峰

要充分释放湿地价值,做好“水”的文章,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治理方式的系统化转型,探索具有海珠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

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与文学艺术家、原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

海珠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要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禀赋,用好广州文化馆新馆等文化载体,进一步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琶洲实验室副主任陈俊龙

海珠要抓住科技发展这一重点,充分发挥“大学大院大所”优势,聚力推进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合作和成果转化基地。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梁明易

海珠要推动建立城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以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持续提升城区河网水质、空气质量,让美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公众福祉。

戴德梁行广州总经理罗进良

海珠要将科技创新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深耕“龙头企业、大学、人才、资本、导师、创新文化”6个关键要素,营造浓厚科创氛围、厚培科创沃土,以数字经济引领广州高科技攻坚。

▍海珠将进一步擦亮“六张名片”

据悉,海珠区有六张名片:“文旅名片”广州塔、“商贸名片”广交会、“生态名片”海珠湿地、“创新名片”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教育名片”中山大学、“艺术名片”十香园。

接下来,海珠区将进一步擦亮这六张名片,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努力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前列、作表率,努力打造开放协同、运行有序、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时代地方治理的智库典范。要强化服务保障,为专家走进海珠、了解海珠提供最大便利,为智库活动开展创造最优条件。要整合资源力量,加强与海珠辖内企业、科研院所的交流联动,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加快成果转化。要积极组织相关的实地考察、座谈研讨、论坛讲座、课题研究等决策咨询活动,切实把专家们的聪明才智、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海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效能。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