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惠州仲恺高新区2020年实现GDP超631亿元

新闻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领娱乐新浪潮 香港创意之作席卷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 引...

10月2日至10月5日,中国内地动漫游戏领域的重要盛会,2025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惠州仲恺高新区2020年实现GDP超631亿元

发布时间:2021/02/09 新闻 浏览:492

大洋网讯 “锚定目标再发力,狠抓落实再提速,仲恺将为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而奋勇前行!”仲恺高新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本月5日举行,仲恺区委书记吴献民向大会作报告称,仲恺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1.6亿元,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5名,再创历史新高,新的一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力争形成“3+6”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补强产业链,同时坚持一流城市建设理念以焕发现代新城魅力。他强调,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是要精准谋划、抓住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改革开放民生事业“再发力、再提速”。

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5名

2020年是仲恺高新区加速推进国家一流高新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1.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325.9亿元、40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3.4亿元、区财政总收入273.49亿元、税收收入达118.3亿元。

去年仲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电子、激光产业链,储备大韩5G材料、创维液晶、赣锋锂业、百富智能、星汉激光等174宗优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354亿元;引进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约600亿元,有效填补高端文旅产业“空白”。

项目建设强势推进。东江、惠南科技园,潼湖生态智慧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以及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战略平台发展态势良好,“仲恺人工智能科技小镇”纳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中集新能源、中电北斗、星河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南高科等平台型项目蓬勃建设。全年推动2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97亿元,5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4.87亿元,均超出年度计划投资额。全年新落地项目51宗,计划总投资额350亿元,落地项目质量持续提升。

创新动能集聚迸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5%,高新技术企业达51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超8000件、授权量超5000件,PCT申请量280件,有效发明专利数5284件,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全区孵化面积达到54.7万平方米,加速器联盟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孵化育成体系各项指标占全市60%以上,持续领跑全市。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本土企业九联科技获证监会IPO通过,将成为惠州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会议透露,过去一年仲恺高新区聚焦产业发展主业,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5名,再创历史新高。

形成“3+6”产业集群,提升补强产业链

今年仲恺高新区将坚持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大力培育百亿级企业,打造千亿级平台,发挥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引擎作用。

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积极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聚焦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等3大支柱产业和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大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等6大新兴产业,形成“3+6”产业集群,提升补强产业链,以“1个产业集群,配备1个产业专班、1个产业协会、1个产业基金”的“1+3”模式,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总投资额达1200亿元、年产值达2400亿元。

全力推进53宗项目动工建设,保障TCL模组整机一体化、德赛物联网电池、新涛光电、江丰溅射靶材等20宗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万有、花果山、云栖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新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600亿元、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税收达85万元/亩。

不断提升企业项目质量。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尤其是投资额500亿元以上的头部企业项目,以及更多细分领域的5亿、10亿级别的优质中小企业项目。创新实施“双百”计划,有针对性选取100+潜力企业,重点开展培育和服务,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百亿企业、上市(IPO)企业,形成大中小型企业梯次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持续激发科技创新强劲动力。确保全年科技创新投入不低于7亿元,鼓励更多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持续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市、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异地孵化中心”。推进“科技金融集聚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仲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立规模不小于5亿元的创新投资母基金。同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仲恺区城市发展集团2025年前总资产突破500亿元、区创新投资集团年内资产增值50亿元。

发展产业是高新区的初心使命,今年该高新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我们要高擎‘产业立区’大旗,直面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一流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吴献民如是明确提出。

城市建设坚持一流理念 焕发现代新城魅力

一流的高新区,需要一流的城市面貌。“我们要坚持一流的城市建设理念,以大格局、大手笔、大气魄做好城市文章,焕发现代新城魅力。”吴献民说。

过去一年,仲恺高新区全速推进城市更新进程: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19宗项目全部完成挂牌摘牌,进入全面征拆建设阶段,累计拆除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清表面积255万平方米,分别占总面积的70%和72%,12个片区奠基动工。全年实施征地项目56个,完成征地面积27690亩,其中前期整备23354亩。积极对接“丰”字交通主框架,河惠莞高速(仲恺段)通车,赣深铁路仲恺站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一期)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智慧大道PPP段、惠桥快线完成主路面施工,“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加快建设。

今年仲恺高新区将加快建成仲恺大道沿线退后绿化带并向公众开放,年内全部项目主体建设基本完成,2022年全面建成;纵深推进惠环大道、惠新大道沿线开发建设,加快陈江胜利、惠环古塘坳、潼侨老工业基地、赣深高铁仲恺站等重点片区升级改造。强力推进“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实现从“丰”到“满”的大好交通局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努力在推行征地留用地集中安置、集中安置上楼等创新模式上落地见效,确保群益产业园一期年内110万平方米封顶,同步完善招商、运营和分配机制,确保明年6月投入使用;年内启动至少5个安置小区建设,真正兑现改革惠民承诺。

在去年新改扩建学校11所、新增学位6435个的基础上,仲恺高新区今年将加速推进文教事业,全年计划投入资金15.4亿元,推动仲恺中学高中部及初中部、第六中学、平南小学等14所公办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20350个;加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仲恺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实验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建设,确保9月前建成投入使用;启动至少1所国际学校建设,实现国际学校“零突破”。

南方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马骏 通讯员:仲新

大洋网讯 “锚定目标再发力,狠抓落实再提速,仲恺将为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而奋勇前行!”仲恺高新区委全体(扩大)会议本月5日举行,仲恺区委书记吴献民向大会作报告称,仲恺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1.6亿元,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5名,再创历史新高,新的一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力争形成“3+6”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补强产业链,同时坚持一流城市建设理念以焕发现代新城魅力。他强调,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是要精准谋划、抓住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改革开放民生事业“再发力、再提速”。

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5名

2020年是仲恺高新区加速推进国家一流高新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1.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325.9亿元、40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3.4亿元、区财政总收入273.49亿元、税收收入达118.3亿元。

去年仲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电子、激光产业链,储备大韩5G材料、创维液晶、赣锋锂业、百富智能、星汉激光等174宗优质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354亿元;引进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约600亿元,有效填补高端文旅产业“空白”。

项目建设强势推进。东江、惠南科技园,潼湖生态智慧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以及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战略平台发展态势良好,“仲恺人工智能科技小镇”纳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中集新能源、中电北斗、星河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南高科等平台型项目蓬勃建设。全年推动2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97亿元,5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4.87亿元,均超出年度计划投资额。全年新落地项目51宗,计划总投资额350亿元,落地项目质量持续提升。

创新动能集聚迸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5%,高新技术企业达51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超8000件、授权量超5000件,PCT申请量280件,有效发明专利数5284件,各项指标稳居全市各县(区)第一。全区孵化面积达到54.7万平方米,加速器联盟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孵化育成体系各项指标占全市60%以上,持续领跑全市。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本土企业九联科技获证监会IPO通过,将成为惠州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会议透露,过去一年仲恺高新区聚焦产业发展主业,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第35名,再创历史新高。

形成“3+6”产业集群,提升补强产业链

今年仲恺高新区将坚持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大力培育百亿级企业,打造千亿级平台,发挥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引擎作用。

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积极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聚焦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等3大支柱产业和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大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等6大新兴产业,形成“3+6”产业集群,提升补强产业链,以“1个产业集群,配备1个产业专班、1个产业协会、1个产业基金”的“1+3”模式,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总投资额达1200亿元、年产值达2400亿元。

全力推进53宗项目动工建设,保障TCL模组整机一体化、德赛物联网电池、新涛光电、江丰溅射靶材等20宗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万有、花果山、云栖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新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600亿元、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税收达85万元/亩。

不断提升企业项目质量。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尤其是投资额500亿元以上的头部企业项目,以及更多细分领域的5亿、10亿级别的优质中小企业项目。创新实施“双百”计划,有针对性选取100+潜力企业,重点开展培育和服务,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百亿企业、上市(IPO)企业,形成大中小型企业梯次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持续激发科技创新强劲动力。确保全年科技创新投入不低于7亿元,鼓励更多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持续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市、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异地孵化中心”。推进“科技金融集聚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仲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立规模不小于5亿元的创新投资母基金。同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仲恺区城市发展集团2025年前总资产突破500亿元、区创新投资集团年内资产增值50亿元。

发展产业是高新区的初心使命,今年该高新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我们要高擎‘产业立区’大旗,直面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一流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吴献民如是明确提出。

城市建设坚持一流理念 焕发现代新城魅力

一流的高新区,需要一流的城市面貌。“我们要坚持一流的城市建设理念,以大格局、大手笔、大气魄做好城市文章,焕发现代新城魅力。”吴献民说。

过去一年,仲恺高新区全速推进城市更新进程: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19宗项目全部完成挂牌摘牌,进入全面征拆建设阶段,累计拆除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清表面积255万平方米,分别占总面积的70%和72%,12个片区奠基动工。全年实施征地项目56个,完成征地面积27690亩,其中前期整备23354亩。积极对接“丰”字交通主框架,河惠莞高速(仲恺段)通车,赣深铁路仲恺站交通枢纽配套工程(一期)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智慧大道PPP段、惠桥快线完成主路面施工,“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加快建设。

今年仲恺高新区将加快建成仲恺大道沿线退后绿化带并向公众开放,年内全部项目主体建设基本完成,2022年全面建成;纵深推进惠环大道、惠新大道沿线开发建设,加快陈江胜利、惠环古塘坳、潼侨老工业基地、赣深高铁仲恺站等重点片区升级改造。强力推进“一环八射”快速路网和“五横五纵”区内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实现从“丰”到“满”的大好交通局面,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努力在推行征地留用地集中安置、集中安置上楼等创新模式上落地见效,确保群益产业园一期年内110万平方米封顶,同步完善招商、运营和分配机制,确保明年6月投入使用;年内启动至少5个安置小区建设,真正兑现改革惠民承诺。

在去年新改扩建学校11所、新增学位6435个的基础上,仲恺高新区今年将加速推进文教事业,全年计划投入资金15.4亿元,推动仲恺中学高中部及初中部、第六中学、平南小学等14所公办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20350个;加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仲恺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实验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建设,确保9月前建成投入使用;启动至少1所国际学校建设,实现国际学校“零突破”。

南方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马骏 通讯员:仲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