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①|大湾区科创引擎正发力

新闻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重驱动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①|大湾区科创引擎正发力

发布时间:2021/04/02 财经 浏览:291

央广网3月31日消息 3月30日,中央网信办启动“铿锵奋进的脚步 续写春天的故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深圳作为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与主会场跨屏联动、同步启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处俯瞰深圳河。(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一条深圳河穿流而过,北侧是深圳,南侧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就坐落在深港两地的接壤处。

合作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园区和深圳园区。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是1997年深港两地共治深圳河,将弯曲的河道直接裁弯取直“造”出的一片87公顷区域。

如今,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港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区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引擎。

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推进科研项目逾百个,香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量子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项目及平台相继建成运营。

对于深港来说,合作区带来的还有两地之间人才、技术等多要素的紧密互动。位于合作区北侧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以下简称“双创工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2018年8月成立至今,双创工场目前已培育了23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21家,比例达91%,包含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产生知识产权199项,5个团队产值从零迈入千万元级,企业获得融资共2.32亿人民币,双创工场还获得了国家众创空间认定。

不断形成的集聚优势,也让不少科技公司创始人用“脚”投票。

“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相对更容易找到。”一位港籍创业者丁克告诉记者,他所创立的公司主要研发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系统,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而深圳正是具备了人才优势。

同时,优惠政策的加持更加速了高端人才的集聚。以双创工场为例,这里为创业就业青年提供一个月短租免费或长租按市场价50%的优惠,此外还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

“这些事情就让人觉得很暖心。”丁克表示,随着合作区的不断推进发展,“希望未来能针对科研人员有更多的通关便利。”

(记者 夏燕)

央广网3月31日消息 3月30日,中央网信办启动“铿锵奋进的脚步 续写春天的故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深圳作为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与主会场跨屏联动、同步启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处俯瞰深圳河。(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一条深圳河穿流而过,北侧是深圳,南侧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就坐落在深港两地的接壤处。

合作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园区和深圳园区。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是1997年深港两地共治深圳河,将弯曲的河道直接裁弯取直“造”出的一片87公顷区域。

如今,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港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区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引擎。

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推进科研项目逾百个,香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量子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项目及平台相继建成运营。

对于深港来说,合作区带来的还有两地之间人才、技术等多要素的紧密互动。位于合作区北侧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以下简称“双创工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2018年8月成立至今,双创工场目前已培育了23家团队,其中港澳背景团队21家,比例达91%,包含人工智能、物联网、医疗科技、新材料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产生知识产权199项,5个团队产值从零迈入千万元级,企业获得融资共2.32亿人民币,双创工场还获得了国家众创空间认定。

不断形成的集聚优势,也让不少科技公司创始人用“脚”投票。

“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相对更容易找到。”一位港籍创业者丁克告诉记者,他所创立的公司主要研发高速高清三维机器视觉系统,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而深圳正是具备了人才优势。

同时,优惠政策的加持更加速了高端人才的集聚。以双创工场为例,这里为创业就业青年提供一个月短租免费或长租按市场价50%的优惠,此外还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

“这些事情就让人觉得很暖心。”丁克表示,随着合作区的不断推进发展,“希望未来能针对科研人员有更多的通关便利。”

(记者 夏燕)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