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家•节⑥】电力工人王广友:我的“103高地”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家•节⑥】电力工人王广友:我的“103高地”

发布时间:2021/02/17 财经 浏览:417

地点:南方电网广东清远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输电线路二班

主角:王广友

与王广友初次见面的早晨,他身着便装,年轻的模样与挺拔的身型是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这位来自山东的“95后”,即将带领记者十分“老练”地登上一个典型覆冰线路巡查路段。

出发前,王广友与同事带上游标卡尺、风速仪、温度计等全部工具,穿戴好防寒服、护膝等全副武装,这些重达数公斤的装备将作为保暖防风的保障。“我们班负责的主要线路之一是220千伏山安乙线,该线路最重要的塔位是103号塔,海拔超过500米,并设置观冰点,输电人亲切地称它为‘103高地’。”

王广友(右一)与工友登上103号塔所在的山上

“103高地”位于连州市,塔位处在地形变换的风口,身穿防寒服,爬上45度左右、100米长的斜坡,记者愈来愈感受到“103高地”带来的强大风力,虽然也在北方长大,但从高地上横冲直撞吹来的冷风,刮到脸上像刀子一样。

“2020年底,广东寒潮期间,我在这里测到的风速为25米/秒,能把1米85高、180斤重的我只得直往坡边走。”王广友边说边拿出风速仪,记者看到上面数值此时已达到19.8米/秒。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103号塔所在线路是王广友及其班组在2018年元旦期间新接收的线路,当时全班都没有抗冰经验,2017年入职的王广友主动申请巡线,每当寒潮侵袭,他都会登上“103高地”;如果遇到非常极端的天气,他还需要去融冰。

“这里是清远供电局最容易遭遇覆冰且覆冰最严重的区段,如果出现覆冰,就会对整个片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影响到此片区电力系统大动脉的安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和班组成员得来来回回地跑这100多米长的坡路,每隔15分钟到塔边一次,进行导线及地线的测温和检查。”

王广友(右一)正在记录“103高地”的风速等信息

因为长期在这个塔点进行防覆冰特巡,王广友比同班其他同事更熟悉“103高地“,尽管远方的父母都希望王广友回家过年,但他决定留在清远坚守岗位,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寒潮。

从“103高地”走下来时,天色已经全暗了下来,此时,王广友的工作并未完成,他还需要和同事一起进行夜晚才能操作的防污闪特巡,以防潮湿的条件下污秽物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造成短路跳闸停电。

王广友(左一)与工友的日常工作需在大山中穿行

其实,王广友更多的工作日常是在大山中穿行,足迹踏遍清远北部清新区、阳山县和连州市的崇山峻岭。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辖区内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日常运维工作,共12条线路,总计约325公里。在巡视途中,班组电力工人需要带上干粮、零食,饿了渴了,就依山而坐,打开水壶,拿出食物,解渴充饥。除此之外,王广友还会带上平板电脑、无人机,对各塔位进行精细化检查,用长长的砍刀,来清理拦路的灌木杂草……

王广友爬塔擦拭绝缘子串,检测污损程度

“虽然巡视途中,我们有时会满头大汗,有时会受尽寒冷,但想到千家万户在家中畅快交谈的背后,是电力工人肩负起送去光和热的使命。我们的辛苦都不算什么。入职4年以来,我越来越明白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万家灯火总关情,为了千家万户都能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我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王广友告诉记者:“我的女朋友是一名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为了抗击疫情也留在了清远过年,她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也是我坚守岗位的动力之一。尽管两人有短暂分别,但在春节期间能为社会尽一份力量,我们也感到骄傲与自豪。”

出品人︱刘海陵

总监制︱林海利 孙爱群 孙璇

策划、监制︱刘云

宣发︱孙朝方 郑华如

统筹︱刘云 徐炜伦

文案︱徐炜伦 刘云

摄影︱梁怿韬 徐炜伦

航拍︱梁怿韬

剪辑︱徐炜伦

吉他︱陈焕明

翻译︱曾祥星 杨楚滢 林少娟 邓悦文

海报︱蔡红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云 徐炜伦 梁怿韬

地点:南方电网广东清远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输电线路二班

主角:王广友

与王广友初次见面的早晨,他身着便装,年轻的模样与挺拔的身型是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这位来自山东的“95后”,即将带领记者十分“老练”地登上一个典型覆冰线路巡查路段。

出发前,王广友与同事带上游标卡尺、风速仪、温度计等全部工具,穿戴好防寒服、护膝等全副武装,这些重达数公斤的装备将作为保暖防风的保障。“我们班负责的主要线路之一是220千伏山安乙线,该线路最重要的塔位是103号塔,海拔超过500米,并设置观冰点,输电人亲切地称它为‘103高地’。”

王广友(右一)与工友登上103号塔所在的山上

“103高地”位于连州市,塔位处在地形变换的风口,身穿防寒服,爬上45度左右、100米长的斜坡,记者愈来愈感受到“103高地”带来的强大风力,虽然也在北方长大,但从高地上横冲直撞吹来的冷风,刮到脸上像刀子一样。

“2020年底,广东寒潮期间,我在这里测到的风速为25米/秒,能把1米85高、180斤重的我只得直往坡边走。”王广友边说边拿出风速仪,记者看到上面数值此时已达到19.8米/秒。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103号塔所在线路是王广友及其班组在2018年元旦期间新接收的线路,当时全班都没有抗冰经验,2017年入职的王广友主动申请巡线,每当寒潮侵袭,他都会登上“103高地”;如果遇到非常极端的天气,他还需要去融冰。

“这里是清远供电局最容易遭遇覆冰且覆冰最严重的区段,如果出现覆冰,就会对整个片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影响到此片区电力系统大动脉的安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和班组成员得来来回回地跑这100多米长的坡路,每隔15分钟到塔边一次,进行导线及地线的测温和检查。”

王广友(右一)正在记录“103高地”的风速等信息

因为长期在这个塔点进行防覆冰特巡,王广友比同班其他同事更熟悉“103高地“,尽管远方的父母都希望王广友回家过年,但他决定留在清远坚守岗位,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寒潮。

从“103高地”走下来时,天色已经全暗了下来,此时,王广友的工作并未完成,他还需要和同事一起进行夜晚才能操作的防污闪特巡,以防潮湿的条件下污秽物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造成短路跳闸停电。

王广友(左一)与工友的日常工作需在大山中穿行

其实,王广友更多的工作日常是在大山中穿行,足迹踏遍清远北部清新区、阳山县和连州市的崇山峻岭。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辖区内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日常运维工作,共12条线路,总计约325公里。在巡视途中,班组电力工人需要带上干粮、零食,饿了渴了,就依山而坐,打开水壶,拿出食物,解渴充饥。除此之外,王广友还会带上平板电脑、无人机,对各塔位进行精细化检查,用长长的砍刀,来清理拦路的灌木杂草……

王广友爬塔擦拭绝缘子串,检测污损程度

“虽然巡视途中,我们有时会满头大汗,有时会受尽寒冷,但想到千家万户在家中畅快交谈的背后,是电力工人肩负起送去光和热的使命。我们的辛苦都不算什么。入职4年以来,我越来越明白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万家灯火总关情,为了千家万户都能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我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王广友告诉记者:“我的女朋友是一名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为了抗击疫情也留在了清远过年,她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也是我坚守岗位的动力之一。尽管两人有短暂分别,但在春节期间能为社会尽一份力量,我们也感到骄傲与自豪。”

出品人︱刘海陵

总监制︱林海利 孙爱群 孙璇

策划、监制︱刘云

宣发︱孙朝方 郑华如

统筹︱刘云 徐炜伦

文案︱徐炜伦 刘云

摄影︱梁怿韬 徐炜伦

航拍︱梁怿韬

剪辑︱徐炜伦

吉他︱陈焕明

翻译︱曾祥星 杨楚滢 林少娟 邓悦文

海报︱蔡红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云 徐炜伦 梁怿韬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