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去年有意回国就业的海归猛增33.9%
发布时间:2021/01/12 财经 浏览:392
11日,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发布《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其中着手回国就业的应届留学生较2019年更是猛增67.3%。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好成留学生选择回国首因。
应届留学生回国求职猛增67.3%
招聘数据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即有意在国内发展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说明在近年来海归回国发展意愿持续增强的大趋势下,2020年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明显起到助推作用,加速海归回国潮流。
其中,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即着手回国就业的留学生(注:报告中的“海归”泛指所有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包括已回国和未回国的所有对象。“留学生”指当年毕业的应届留学生。)人数较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归总体的2倍。在全球疫情暴发后的2020年二季度,回国求职留学生人数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95%,可见疫情对留学生回国决策起到重要影响。智联招聘的调研数据也对以上发现进行了佐证。2020年,有71%的受访留学生表示将回国发展,过半受访者表示疫情加强了回国意愿,28.3%的留学生改变了原先留在海外的计划,在疫情蔓延趋势下紧急回国。
求职海归呈年轻化、高知化趋势
整体求职海归的年龄分布看,25-34岁群体占比最高,达64.6%;16-24岁的海归占比较去年扩张4.5个百分点至27.9%;而35岁及以上的求职海归在统计中不足一成。
硕士是向国内求职海归的中坚力量,在2019年占整体的70.7%,2020年扩张至72.4%;博士占比1.7%,与去年基本持平;本科群体占比25.9%,较去年收缩1.9个百分点。海归群体所具有的高学历特点更加凸显,回国就业在学历方面也将更具有优势。
行业方面,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集中吸引22.1%的海归求职者投递简历,占比最高,生产/加工/制造业(12.3%)、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10.5%)依次排在其后。
在全平台求职者中,期望薪资在4000-6000元/月内的占比最高,达31%,其次是6000-8000元/月,占比25%。而海归求职者的期望薪酬则整体向着高薪区间移动,主要分布在8000-10000元/月与10000-15000元/月,分别占22.2%、23%,还有18.1%选择6000-8000元/月。
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好成留学生选择回国首因
当被问及疫情下选择回国的考虑因素时,56.8%的海外留学生选择了“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其次是“国内生活更加便利”,占比45.3%。出于就业目的,分别有42.1%和36.8%的留学生表示“国内经济恢复更好”以及“国内就业机会更多”。此外,留学生对于国外宏观环境与政策也较为敏感。22.1%的留学生因担心国际关系变化对留在国外发展不利而选择回国。
留学生在计划回国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多种挑战,而从占比来看,获得最高共鸣的是“不了解国内当前对海归人才政策”,占比61.7%;占比57.5%的“不了解国内当前就业市场”为第二大障碍。此外,疫情影响下,“学业受阻,无法顺利毕业”成为13.3%留学生要解决的另一个棘手难题。
就业信息不对称将留学生群体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国内的发展计划。因此,无论是对相关就业服务机构还是招聘企业,完善海归人才服务机制、构建海归与国内市场信息沟通体系将有助于打破海归的“就业信息不对称”。
面对即将在国内展开的就业蓝图,71.4%的留学生表示求职时看重“薪酬福利”,其次是“企业文化”(41.9%)和“职位晋升”(41%)。同时,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留学生们将“通勤时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优先级后置,这两个选项分别占比5.7%、8.6%。
海归回国求职用时拉长3成需4个月以上
对于已在国内就业的海归群体,报告跟踪发现,2020年海归群体整体求职耗时比2019年更长。2020年调研的已就业海归中,超3成用4个月以上找到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其中,“4-6个月”选项集中了21%的受访者,选择“7-12个月”与“1年以上”的海归分别为6%、4%,均高于2019年调研结果。
海归们的求职渠道相对集中,“通过招聘网站及APP投递简历”仍为主流,占比43%。25%的海归通过直接向意向单位投递简历顺利就业,较2019年高出14个百分点;2020年,还有15%的受访海归表示通过家人或者亲戚、朋友推荐找到了回国第一份工作,同比相差不大。
海归回国就业后对薪资的满意程度较2019年有所提升,但仍与预期相差甚远。根据调研,57%受访者的薪资不及预期,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38%表示基本符合预期,较去年同期的34%有所上升;而表示实际收入超过理想情况的占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