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公募基金受热捧,半年规模过万亿元释放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0/07/08 财经 浏览:487
广东新闻网北京7月6日电题:公募基金受热捧,半年规模过万亿元释放什么信号?
广东新闻网记者刘慧、潘清
上半年,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新发产品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在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爆款”基金“吸金”能力凸显。万亿元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爆款”基金该不该追呢?
新发基金半年破万亿元背后发生了什么?
市场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今年以来已成立超680只新发公募基金产品,合计募集规模超过1.06万亿元。
在我国公募基金20多年的发展史上,仅有2015年和2019年的新基金发行规模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33万亿元、1.43万亿元。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新发基金规模在2020年仅用半年时间就迈过万亿元大关,意味着今年全年发行规模有望刷新2019年的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权益类基金成为助力新发基金规模扩张的最强推动力。从新发基金类型看,上半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募集规模分别超过1700亿元和5400亿元,权益类基金发行总规模突破7100亿元,占全部新发基金规模的67%。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认为,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火爆背后是其赚钱效应的凸显。2018年4季度以来,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权益类产品业绩出现明显增长。许多投资者发现“炒股不如买基金”,赚钱效应带动下,更多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产品投入“真金白银”。
“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也有不少政策支持。”胡立峰指出,科创板、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带来更多投资机遇的同时,也对投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少股民以及潜在股民通过基金进入股市。
上海澜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香奇说:“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快速跃升的背后,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逐步改变其‘散户为主’的特征,‘机构投资者时代’加速到来。”
面对“爆款”仍需“冷静”心态
在基金市场火热的上半年,发售当日结束募集的“日光基”频频出现,“爆款”基金成为许多投资者追随的焦点。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出现了11只超百亿元规模的新发基金产品,规模合计超1700亿元。其中,8只为主动权益类基金,还有1只为指数型基金。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4只百亿元基金实现“一日售罄”,展现了强大的“吸金”能力。
另一组基金销售数据也展示了市场热度:超过60只新发基金在发售第一天就因达到或超过募集上限而结束募集。随之而来的还有频频出现的低配售比例情况,10多只新发产品的配售比例甚至低于20%。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热度的提高、明星基金经理的加持和销售渠道的优势等原因造就了这些“爆款”基金。更重要的是,“爆款”基金倾向于紧密跟随上半年的科技、消费等市场热点,契合了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但在胡立峰等专家看来,“爆款”基金的火热需要更多冷静的思考。
“‘爆款’基金频现实际上暴露了基金销售领域还存在不成熟的问题。”胡立峰坦言,新发基金规模应适度适中,成立之后接受市场检验。投资者最好在了解其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后,通过分期分批或者定期定额等投资方式逐步加大投资力度。
他认为,不少追捧“爆款”基金的投资者往往期望值很高,但市场没有“常胜将军”,投资者务必保持冷静的心理预期。
火爆的基金市场透露出哪些信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低利率、流动性充裕、居民金融资产配置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发行火爆背后是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的加快。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居民家庭资产自改革开放开始逐步累积,配置主力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起步,到通过购买各类家庭耐用消费品提高生活水平,再到购买不动产、乘用车等“昂贵”的固定资产,目前可能正在进入金融资产配置加速的拐点。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王汉锋认为,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升级”,居民可以配置的金融产品增多,也有意愿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而公募基金作为普通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增加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渠道,的确也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胡立峰认为,投资者在选择“心仪”的基金产品时要做到四个了解:了解基金产品、了解基金公司、了解市场、了解自己。
“如果愿意投资某些类型基金、某些基金经理,更好的策略是申购目前正在运作的该类型现有基金或某基金经理管理的现有产品。”胡立峰说。
他建议,更优的投资选择是构建基金组合,并根据市场情况对组合内的基金调整优化,做到“手中有基、心中无基”。看重整个组合的收益率而不是具体某只基金,专注于基金组合的中长期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