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电信网络诈骗瞄上学生,家长如何防范?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电信网络诈骗瞄上学生,家长如何防范?

发布时间:2021/04/19 财经 浏览:346

低价出售电子产品、扫码领取虚拟礼物、帮助解锁微信号……电信网络诈骗无处不在,骗子们甚至还把目标瞄向了未成年人。由于防范意识不足,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已有未成年人落入诈骗陷阱。

日前,针对近期未成年人遭遇网络诈骗的情况,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发布紧急防骗预警,提醒家长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情况,管好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

轻信充值返利落入陷阱

“警察叔叔,我被人骗了……”4月1日,禅城区11岁的小罗跟随家长来到辖区派出所报案,讲述了自己的受骗经历。

3天前,小罗正用家长的手机与人聊天,突然在一个QQ群看到给游戏充值300返1000元的广告,上面还有联系人的QQ号。好奇的小罗便添加了对方,她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于是便根据要求通过扫码方式向对方转账了300元。

但是,当她把转账截图发给对方后,却没有得到1000元的返利。不想继续参与活动的小罗立即要求退款,并按对方的指引添加了“财务人员”的QQ。随后,这位“财务人员”要求小罗提供家长的支付软件账号,并表示需要通过贷款以验证信用度,这样才能返款300元。

由于担心被父母责骂,同时为了拿回300元,小罗便一一照做,通过贷款软件分两次给骗子转账了18000元。本以为终于可以领回300元,没想到这个QQ群被立刻解散了,小罗也被对方拉黑,这才恍然大悟。最终小罗还是将被骗经历告诉了父母,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买便宜商品被骗一万多元

2月15日,12岁的小红正在浏览陌生网友的QQ空间,发现对方以超低价出售多种电子产品,其中一款蓝牙耳机正是小红喜欢的款式,而这款原价上千元的耳机,对方仅要价200元,这让小红心动不已。

随后,小红动用了自己的红包钱,通过微信扫码向对方转账200元购买耳机。正当她开心等待收货时,卖方却发来信息称,要支付388元快递保证金才能发货,并承诺发货后会将保证金全额退还。少不经事的小红也没多想,又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向对方支付了保证金。

不久后,对方提供一个QQ号让小红添加,称客服会联系她退还保证金。小红添加客服后,对方称因为小红是未成年人,按照公司规定退款只能转到家长的账户内。恰巧,小红知道母亲的支付密码,于是使用妈妈的微信扫描了客服提供的退款二维码,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4999几个数字。

结果,点击确定后不仅未收到保证金,母亲的微信账户内还被转走了4999元,小红连忙联系客服,对方又另外发来一个二维码,称扫描后输入9999即可退回4999元及保证金。小红照做后,发现又向对方账户转入9999元,她这才反应过来被骗,立即在家人的带领下报警求助。

扫码领取游戏皮肤代价昂贵

2月18日,小芳拿着妈妈的手机玩时,刷到一个关于手游的视频,因为小芳也在玩这款网游,就随手点了下赞。没想到发布视频的网友添加了小芳为好友,又以赠送游戏皮肤的名义邀请小芳添加QQ群。

以为运气好的小芳,马上加了群。对方立即发来一个二维码,称QQ扫码即可领取皮肤,小芳没有多想就拿家长的微信扫了码。让小芳没想到的是,扫描二维码后,不仅没领到皮肤,还弹出一个提示框,显示手机上的微信已被冻结,怎么操作微信都不能动。

这下小芳慌了神,要是将家长的微信锁死,影响了父母工作,一定会被责骂。随后,对方又在QQ上发来信息,称必须跟着他操作,才能解冻微信。在对方的诱骗下,知道支付密码的小芳躲开家长,打开家长的支付宝,将母亲银行卡里的4999元转入支付宝余额,并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转给了对方。所幸,家长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立即报警。

“这事我也有错,设置密码的时候太随意了。”民警了解情况时,陈女士又是心疼又自责。为了方便,陈女士的支付宝支付密码以及银行卡密码和手机的解锁密码一模一样,虽然从来没有将支付宝和银行卡的密码告诉过孩子,但在小芳拿手机玩的时候,陈女士随口就把解锁密码告诉了小芳。就这样,当骗子要求转账时,小芳一下就试出了密码。

家长务必妥善保管支付密码

“未成年人防范能力较弱,很容易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民警介绍,在此类诈骗案件中,嫌疑人多以低价出售或赠送热门的电子产品、手游账号、虚拟商品等名义诱骗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各种所谓的“福利活动”吸引,一旦联系“客服”咨询后,“客服”往往以货款、保证金、报名费等名义诱惑未成年人扫码转账。更有甚者,还会以锁定账号、冻结账户等名义,威胁未成年人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虽然针对的是未成年人,但真正的目的还是盯上家长们的账户。禅城公安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被诈骗的未成年人大都知道家长的手机支付密码,致使家庭财产账户失去防护,造成了财产损失。

办案民警重点提醒,家长务必要保管好手机及相关账户信息,绝对不能将支付密码告知未成年人,谨防上当受骗。此外,要加强对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叮嘱他们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轻信陌生人发布的优惠或者福利信息,以免孩子成为诈骗犯罪目标。

低价出售电子产品、扫码领取虚拟礼物、帮助解锁微信号……电信网络诈骗无处不在,骗子们甚至还把目标瞄向了未成年人。由于防范意识不足,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已有未成年人落入诈骗陷阱。

日前,针对近期未成年人遭遇网络诈骗的情况,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发布紧急防骗预警,提醒家长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情况,管好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

轻信充值返利落入陷阱

“警察叔叔,我被人骗了……”4月1日,禅城区11岁的小罗跟随家长来到辖区派出所报案,讲述了自己的受骗经历。

3天前,小罗正用家长的手机与人聊天,突然在一个QQ群看到给游戏充值300返1000元的广告,上面还有联系人的QQ号。好奇的小罗便添加了对方,她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于是便根据要求通过扫码方式向对方转账了300元。

但是,当她把转账截图发给对方后,却没有得到1000元的返利。不想继续参与活动的小罗立即要求退款,并按对方的指引添加了“财务人员”的QQ。随后,这位“财务人员”要求小罗提供家长的支付软件账号,并表示需要通过贷款以验证信用度,这样才能返款300元。

由于担心被父母责骂,同时为了拿回300元,小罗便一一照做,通过贷款软件分两次给骗子转账了18000元。本以为终于可以领回300元,没想到这个QQ群被立刻解散了,小罗也被对方拉黑,这才恍然大悟。最终小罗还是将被骗经历告诉了父母,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买便宜商品被骗一万多元

2月15日,12岁的小红正在浏览陌生网友的QQ空间,发现对方以超低价出售多种电子产品,其中一款蓝牙耳机正是小红喜欢的款式,而这款原价上千元的耳机,对方仅要价200元,这让小红心动不已。

随后,小红动用了自己的红包钱,通过微信扫码向对方转账200元购买耳机。正当她开心等待收货时,卖方却发来信息称,要支付388元快递保证金才能发货,并承诺发货后会将保证金全额退还。少不经事的小红也没多想,又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向对方支付了保证金。

不久后,对方提供一个QQ号让小红添加,称客服会联系她退还保证金。小红添加客服后,对方称因为小红是未成年人,按照公司规定退款只能转到家长的账户内。恰巧,小红知道母亲的支付密码,于是使用妈妈的微信扫描了客服提供的退款二维码,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4999几个数字。

结果,点击确定后不仅未收到保证金,母亲的微信账户内还被转走了4999元,小红连忙联系客服,对方又另外发来一个二维码,称扫描后输入9999即可退回4999元及保证金。小红照做后,发现又向对方账户转入9999元,她这才反应过来被骗,立即在家人的带领下报警求助。

扫码领取游戏皮肤代价昂贵

2月18日,小芳拿着妈妈的手机玩时,刷到一个关于手游的视频,因为小芳也在玩这款网游,就随手点了下赞。没想到发布视频的网友添加了小芳为好友,又以赠送游戏皮肤的名义邀请小芳添加QQ群。

以为运气好的小芳,马上加了群。对方立即发来一个二维码,称QQ扫码即可领取皮肤,小芳没有多想就拿家长的微信扫了码。让小芳没想到的是,扫描二维码后,不仅没领到皮肤,还弹出一个提示框,显示手机上的微信已被冻结,怎么操作微信都不能动。

这下小芳慌了神,要是将家长的微信锁死,影响了父母工作,一定会被责骂。随后,对方又在QQ上发来信息,称必须跟着他操作,才能解冻微信。在对方的诱骗下,知道支付密码的小芳躲开家长,打开家长的支付宝,将母亲银行卡里的4999元转入支付宝余额,并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转给了对方。所幸,家长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立即报警。

“这事我也有错,设置密码的时候太随意了。”民警了解情况时,陈女士又是心疼又自责。为了方便,陈女士的支付宝支付密码以及银行卡密码和手机的解锁密码一模一样,虽然从来没有将支付宝和银行卡的密码告诉过孩子,但在小芳拿手机玩的时候,陈女士随口就把解锁密码告诉了小芳。就这样,当骗子要求转账时,小芳一下就试出了密码。

家长务必妥善保管支付密码

“未成年人防范能力较弱,很容易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民警介绍,在此类诈骗案件中,嫌疑人多以低价出售或赠送热门的电子产品、手游账号、虚拟商品等名义诱骗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各种所谓的“福利活动”吸引,一旦联系“客服”咨询后,“客服”往往以货款、保证金、报名费等名义诱惑未成年人扫码转账。更有甚者,还会以锁定账号、冻结账户等名义,威胁未成年人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虽然针对的是未成年人,但真正的目的还是盯上家长们的账户。禅城公安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被诈骗的未成年人大都知道家长的手机支付密码,致使家庭财产账户失去防护,造成了财产损失。

办案民警重点提醒,家长务必要保管好手机及相关账户信息,绝对不能将支付密码告知未成年人,谨防上当受骗。此外,要加强对子女的网络安全教育,叮嘱他们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轻信陌生人发布的优惠或者福利信息,以免孩子成为诈骗犯罪目标。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