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2020年深圳新发恶性肿瘤30808例 肺癌仍是“头号杀手”
发布时间:2021/04/16 财经 浏览:363
大洋网讯 2021年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昨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了深圳最新肿瘤榜,202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30808例,肺癌仍是头号杀手。
新发病例数女性高于男性
报告显示,2020年,在深圳市常住人口中,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30808例,比去年增加了2079例,增加比例为7.24%。
按照一年365天计算,这就是说,平均每一天就新发84例,每个小时就有超过3例恶性肿瘤。从发病顺位看,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为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
在新发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16518例,发病第1位恶性肿瘤为甲状腺癌,其次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男性患者14290例,发病第1位恶性肿瘤为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和胃癌。
防癌抗癌,提升居民防癌意识很重要,为此,深圳市慢病中心于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深圳人总体知晓率为56.59%,其中,女性知晓率为57.41%,略高于男性的55.62%。25-44岁青壮年组的知晓率最高,达58.41%。
专家提醒:关注身体“信号”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专家告诉记者,首先,随着医学水平提升,市民要确认的是,被确诊癌症并不一定就是被下了死亡判决书,通过规范化治疗,普遍的5年生存率是可以提高到50%。肿瘤患者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是可以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其次,要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世卫组织提出,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目前,针对一些特定的癌种也有了有效的筛查方法。全世界公认有效的癌症筛查项目包括: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只要是符合筛查标准的健康人群,参加这些癌症筛查就能防患于未然。一些高危人群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癌症筛查,比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胃镜筛查上消化道癌、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B超筛查肝癌、EB病毒检测结合鼻咽镜筛查鼻咽癌。在深圳,只要是深圳适龄的常住人口妇女,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的“两癌筛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每年还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和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可以帮助居民及早发现问题。
专家提醒市民,预防癌症要健康生活、健康饮食,每天要保持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定期体检。
癌症发生时身体发出的“信号”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鲍文娟
大洋网讯 2021年4月15日-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昨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了深圳最新肿瘤榜,202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30808例,肺癌仍是头号杀手。
新发病例数女性高于男性
报告显示,2020年,在深圳市常住人口中,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30808例,比去年增加了2079例,增加比例为7.24%。
按照一年365天计算,这就是说,平均每一天就新发84例,每个小时就有超过3例恶性肿瘤。从发病顺位看,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为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肝癌。
在新发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16518例,发病第1位恶性肿瘤为甲状腺癌,其次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男性患者14290例,发病第1位恶性肿瘤为肺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和胃癌。
防癌抗癌,提升居民防癌意识很重要,为此,深圳市慢病中心于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深圳人总体知晓率为56.59%,其中,女性知晓率为57.41%,略高于男性的55.62%。25-44岁青壮年组的知晓率最高,达58.41%。
专家提醒:关注身体“信号”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专家告诉记者,首先,随着医学水平提升,市民要确认的是,被确诊癌症并不一定就是被下了死亡判决书,通过规范化治疗,普遍的5年生存率是可以提高到50%。肿瘤患者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是可以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其次,要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世卫组织提出,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目前,针对一些特定的癌种也有了有效的筛查方法。全世界公认有效的癌症筛查项目包括: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只要是符合筛查标准的健康人群,参加这些癌症筛查就能防患于未然。一些高危人群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癌症筛查,比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胃镜筛查上消化道癌、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B超筛查肝癌、EB病毒检测结合鼻咽镜筛查鼻咽癌。在深圳,只要是深圳适龄的常住人口妇女,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宫颈癌筛查和乳腺癌筛查的“两癌筛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每年还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和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可以帮助居民及早发现问题。
专家提醒市民,预防癌症要健康生活、健康饮食,每天要保持运动,保持合适的体重,定期体检。
癌症发生时身体发出的“信号”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鲍文娟
上一篇: 汕头2021亚青会首个赛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