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广东侨乡信宜田艾籺:海外乡亲的“家乡味道”
发布时间:2021/03/15 新闻 浏览:377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在广东侨乡信宜市,每年到了“龙抬头”前后,当地一道香喷喷的时令美食“田艾籺”,就会热气蒸腾地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田艾,即田艾草,又名白头翁,是冬天收割完后在田野上生长出来的一种野草。据《食物本草》介绍,田艾还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每年2月至4月,田艾当季,粤西人会经常摘取田艾来制作籺和糕点食用,以期避邪气、驱寒毒。
信宜人做田艾籺的传统由来已久,尤其在乡村,每代人都从小吃着田艾籺长大。作为广东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信宜乡亲,都将田艾叫作“猫屎艾”,田艾籺是他们记忆最深的“家乡的味道”。
14日恰逢周日,记者在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的田野上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那里欢呼雀跃,时而追赶打闹,时而弯腰采摘。原来,他们都是陪着妈妈来采摘田艾的。这些连片长在地里的田艾,大约10厘米高,叶子嫩绿,花朵是白绿相间的,全身长满了肉眼可见的细细绒毛。
八坊村村民陈妈妈今年45岁,是马来西亚归侨侨眷,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上学,今天陪她摘田艾的是还在上小学的小儿子。陈妈妈说,这里的人个个都爱吃田艾籺,每年春耕前,村里的姐妹们就会经常相约结伴出来摘田艾。刚做好的籺软糯香滑,满屋都是艾草香,把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
陈妈妈告诉记者,信宜田艾籺承载着传统习俗,每年到了“正穷(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前后,道士会将艾草干枝堆放门前焚烧,同时将艾摆在门前,等“穷鬼”拿去吃饱后,就不再来捣乱了。这方法一下子传遍百里千乡、各家各户都照着做,这习俗便一代代流传下来,每年到了正月底及二月初,家家户户做田艾籺,用此方法征服“穷鬼”。
田艾籺口感绵逸,吃后让人回味无穷,但其工艺讲究,制作过程繁复。首先,田艾只取艾叶和嫩枝部分,把粗枝、硬枝挑出以免影响口感,退一次涩水后再洗一遍和挑枝,加水把田艾煮软后,用刀把艾剁烂备用,然后,将少许米粉与剁好的田艾加水煮熟成糊状,再将艾糊加入米粉中揉搓成团,面团捏成片状包入馅料,捏成你想要的形状,或放模子里压成型,以菠萝树叶或芭蕉叶垫底,以免艾籺粘连,最后用水煮沸后蒸15分钟即可食用。田艾籺的馅料百搭,有肉馅、椰丝、木瓜丝、花生碎、虾皮等等,根据个人口味调配。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在广东侨乡信宜市,每年到了“龙抬头”前后,当地一道香喷喷的时令美食“田艾籺”,就会热气蒸腾地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田艾,即田艾草,又名白头翁,是冬天收割完后在田野上生长出来的一种野草。据《食物本草》介绍,田艾还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每年2月至4月,田艾当季,粤西人会经常摘取田艾来制作籺和糕点食用,以期避邪气、驱寒毒。
信宜人做田艾籺的传统由来已久,尤其在乡村,每代人都从小吃着田艾籺长大。作为广东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信宜乡亲,都将田艾叫作“猫屎艾”,田艾籺是他们记忆最深的“家乡的味道”。
14日恰逢周日,记者在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的田野上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那里欢呼雀跃,时而追赶打闹,时而弯腰采摘。原来,他们都是陪着妈妈来采摘田艾的。这些连片长在地里的田艾,大约10厘米高,叶子嫩绿,花朵是白绿相间的,全身长满了肉眼可见的细细绒毛。
八坊村村民陈妈妈今年45岁,是马来西亚归侨侨眷,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上学,今天陪她摘田艾的是还在上小学的小儿子。陈妈妈说,这里的人个个都爱吃田艾籺,每年春耕前,村里的姐妹们就会经常相约结伴出来摘田艾。刚做好的籺软糯香滑,满屋都是艾草香,把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
陈妈妈告诉记者,信宜田艾籺承载着传统习俗,每年到了“正穷(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前后,道士会将艾草干枝堆放门前焚烧,同时将艾摆在门前,等“穷鬼”拿去吃饱后,就不再来捣乱了。这方法一下子传遍百里千乡、各家各户都照着做,这习俗便一代代流传下来,每年到了正月底及二月初,家家户户做田艾籺,用此方法征服“穷鬼”。
田艾籺口感绵逸,吃后让人回味无穷,但其工艺讲究,制作过程繁复。首先,田艾只取艾叶和嫩枝部分,把粗枝、硬枝挑出以免影响口感,退一次涩水后再洗一遍和挑枝,加水把田艾煮软后,用刀把艾剁烂备用,然后,将少许米粉与剁好的田艾加水煮熟成糊状,再将艾糊加入米粉中揉搓成团,面团捏成片状包入馅料,捏成你想要的形状,或放模子里压成型,以菠萝树叶或芭蕉叶垫底,以免艾籺粘连,最后用水煮沸后蒸15分钟即可食用。田艾籺的馅料百搭,有肉馅、椰丝、木瓜丝、花生碎、虾皮等等,根据个人口味调配。
上一篇: 大国重器!亚洲最重钢制石化塔器落户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