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暨大文史学科创建95周年,文史名家共话学术人生
发布时间:2022/09/25 新闻 浏览:272
共话学术人生,共议学科发展。9月25日上午,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赓续文脉开启新篇——暨南文史名家(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面对面”主题活动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举行。暨南大学文史学科涌现的詹伯慧、饶芃子、蒋述卓、程国赋等四位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新文科建设等话题进行分享互动。
暨大文史学科创建95周年
暨南大学文学院的文史学科创建于1927年,已经走过了95周年的学科发展历程。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暨南大学文史学科创立9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后续文学院将陆续举办“暨南文院书画作品展”“暨南大学文学院办学成果展”,以及“暨南文史学科创建95周年庆祝大会暨文学院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等系列活动。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教授介绍了文史学科95周年的发展历程。暨南大学文史学科是暨南大学创建最早的两大基础学科,并以此为基础创办了文学院。文史学科和文学院自创办以来,一直扎根于中华文明丰厚广博的文化主脉,赓续、传承、发展,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滋养,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人文英才,成为暨南大学办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学科与学院。近年来,文学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悉,自2011年“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评选以来,暨南大学先后有五位学者获此殊荣,其中四位花落暨南文史学科。本次活动中,主办方邀请了文史学科涌现的詹伯慧、饶芃子、蒋述卓、程国赋等四位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以一对一“学术人生访谈”以及四人圆桌会谈的形式,依次接受了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教授的采访。
文史名家共话学术人生
寄语青年学者赓续文脉
“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詹伯慧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语言学家,也是我国汉语方言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访谈中,詹伯慧教授回顾了自六十年代南下广州以来,在暨南大学创办语言学科的经历,阐述了“语言学研究不能单独打斗、要组团队、上规模”的学术团队建设理念,以及“方言学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的经世情怀。今年92岁高龄的詹伯慧教授在访谈现场还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成功秘诀和长寿秘诀。“我到底活到哪一年我决定不了,但是,做学问,我有两个字,执着。活到老,学到老。”詹伯慧幽默地说。
“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饶芃子教授是中西比较文艺学、海外华人文化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1993年领衔创建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在国内首创“比较文艺学”方向,曾获“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因身体原因,饶芃子教授未能亲临会场,现场播放了记录饶芃子教授的学术访谈视频,中山大学林岗教授作为她的学生,讲述了饶老师在治学、为人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感人故事。
“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蒋述卓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内“文化诗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负责人,在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多个领域皆取得了杰出成就。在访谈中,蒋述卓教授就人文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畅谈了自己的看法。蒋教授认为,学术研究不能蹈空,不要脱离时代与实际。既要传承以追求学术之道为人生目的的学术文脉,具备扎实的学术根基;又要继承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担当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程国赋教授是暨南大学文科自主培养的第一位长江学者,古代小说研究第四代学人的代表性人物、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访谈中,程教授回顾了自己在暨南大学文学院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在文学院工作的感受。他认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是一个团结、进取、和谐的集体,多学科融合,学科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此外,程教授还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暨大文史学科的发展,从学科融合、系所合作、拔尖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文史学科的发展思路。
一对一访谈结束后的圆桌会谈环节中,几位名家还就学院发展史、新文科建设、学科融合等话题做了深入交流。同时,四位名家还寄语年轻人文学者,希望青年学者能赓续文脉,开启暨大文史学科发展的新篇章。校友代表献花和青年教师、学生提问,加强了四位文史名家与听众的互动,使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上一篇: 广州1-8月客货运量恢复加快,铁路货运增速由负转正
下一篇: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在广州南沙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