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广东志愿者治环境养蜜蜂,为乡村引来致富“活水”换新颜

新闻

不到鸡笼顶,枉为广东人!原来,中国绝美的高山草原杜鹃花海在这里 不到鸡笼顶,枉为广东人!原来,中国绝美的高山草...

足不出粤也能“游新疆”? 在广东生活了20多年 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处秘境 这里有中国绝美的高山草原杜...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广东志愿者治环境养蜜蜂,为乡村引来致富“活水”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2/08/07 新闻 浏览:164

一年前,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首批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粤东、粤西、粤北等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开展服务。

一年来,他们或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狠下功夫,帮助提升乡村“颜值”;或埋头蜜蜂产业,为乡村致富引来“活水”;或关注脱贫家庭的儿童,陪伴、鼓励儿童走出心里的困境。从大学象牙塔奔赴全省乡村大课堂,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小能手、小帮手、小助手和小秘书”,为南粤乡村大地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上,首批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几位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他们以自身经历勉励所有的志愿者都能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突破。

回到家乡去,为提高乡村“颜值”出谋划策

1998年出生的陈轩毅毕业于暨南大学。2021年起,他作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名志愿者服务于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金利镇还恰巧是陈轩毅的家乡。

金利是著名的水乡、龙舟之乡,赛龙舟是金利镇独特的一张文化名片。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金利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制造业大镇。“物质生活日益充足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外部性,我们用于赛龙舟的河道,由于水质污染严重,一度成为‘臭水沟’。社区‘颜值低’、农村‘脏乱差’……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在这一年里,陈轩毅跟随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推进厕所革命、建立管护机制让村民能够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定期举行“全民义务劳动日”活动,切实增强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实地走访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为村民出谋划策,让村民拥有自己的“四小园”和亲水平台。“以前村里雨水污水全都排进河里,很容易滋生蚊虫。管网改造后,污水排入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池,雨水排入雨水管道就近排入河道,村里变干净了,蚊虫也少了。”听到农民这样的反馈,陈轩毅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陈轩毅还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金利特有的景色。于是,利用工作之余,他和队长拍摄剪辑了6个短视频作品投稿参加媒体举办的驻镇帮镇扶村短视频大“晒”活动。

“这个过程引发了我一些思考:或许短视频能够让人们发现乡村独有的生态文化价值,从而带动城乡融合。”陈轩毅说,接下来,他打算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挖掘乡村文化并进行推广,以新媒体为媒介,传播乡村独有的生态文化价值。

把小蜜蜂当成了孩子养为“没劲”村引来致富“活水”

今年25岁的钟泽铃毕业于深圳大学,2021年起,她成了驻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员。

刚到工作队报到的第一天,她便跟着队长前往梅径村调研。沿途群山起伏,山间枝繁叶茂。到达目的地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树荫下井井有条、不可胜数的蜂箱,耳边传来一阵阵“嗡嗡”的声音,勤劳的小蜜蜂从蜂箱口“忙进忙出”。

那时,钟泽铃听到村支书兴奋地说:“四百箱蜜蜂已全部在梅径村落户了!”随后,农技员也介绍说:“待蜜蜂群稳定后,就可以在十二月中旬采集第一批蜂蜜。养蜂技术含量不高,但需要勤劳,特别是在蜂箱刚刚安置的初期,需要村民每天将蜂脾从蜂箱中取出检查”。顿时,钟泽铃对蜂业产生了兴趣。

“蜜蜂产业是我们工作队精心谋划的产业。”她表示,之前,梅径村由于缺乏产业,村集体无收入,“梅径村”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没劲”村。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工作队积极谋划,深度调研,最终选择了蜜蜂产业。

为使小蜜蜂更好地安家,钟泽铃同队员们时常早早地起床突击检查养蜂人有没有按时上班,在连绵不断地阴雨天叫上养蜂专家查看小蜜蜂有没有生病,在采蜜期跑遍周围的山路调研蜜源是否充足……“我们把小蜜蜂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如今,梅径村蜜蜂养殖基地生产蜂蜜已经近4000斤。蜜蜂产业激活了当地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是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收入,是一项“造血式”帮扶举措,为梅径村的乡村振兴引来了“活水”。

仙城镇是个农业重点镇,经济总量不大,但土地资源多、水质好、空气佳。结合当地实际,钟泽铃协助工作队帮助当地种植大户对撂荒地进行复耕复垦,积极引进种植葡萄、芹菜等农产品;通过消费帮扶帮助梅径村百花仙蜜、仙门城包菜、榕堂村红心蜜柚等农产品进行销售;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致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牺牲睡眠时间协助仙城镇开展大型核酸检测工作……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我和工作队、镇村干部一起努力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钟泽铃说。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不变

与钟泽铃同岁的黄海淦2020年8月便以山区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成为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脱贫工作队的一员。当时,在驻村工作队,他的主要任务是辅助队员工作,协助填写扶贫系统。同时,他还要开展走访入户,及时记录跟进各贫困户现状。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是乡村振兴的起点。

2021年,黄海淦又加入了首批“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的队伍,迈向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在空闲时候,一名老村干部带着黄海淦走街串巷,到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其中一户兄妹俩家里刚刚脱贫,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孤儿。当我去到他们家时,兄妹俩在看电视,桌子上摆着没收拾的泡面桶。原来,他们奶奶在镇里做水泥工,中午不能回家给他们煮饭。”

看到这样的情景,黄海淦既心疼又无奈,于是主动和小男孩建立了联系,此后更是经常关心他的学习及心理状况。

乡村振兴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黄海淦跟着工作队和村干部到村民家中宣传民宿项目,遭遇过村民的不理解;疫情防控期间协助开展全民核酸,忙到凌晨三点;帮助不懂电脑办公软件的村干部录入信息,加班到深夜;项目要验收了,跟着镇村干部一起“5+2”“白+黑”做好充分准备;协助“童心妈妈”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一个又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他感受着基层工作的不易,也慢慢地磨砺着自己。

“在乡村的这两年,我深深地感受到,推进乡村振兴,还需要更多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黄海淦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