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院士天团”加入!广州黄埔全国首创“10分钟科普活力圈”
发布时间:2022/08/06 新闻 浏览:295
8月4日上午,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举行黄埔少年科学院院长聘任、分院授牌仪式暨“黄埔10分钟科普活力圈”发布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担任黄埔少年科学院首任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唐本忠、徐宗本,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等院士、专家担任黄埔少年科学院名誉院长。与此同时,黄埔区17个镇街挂牌设立了黄埔少年科学院分院,各分院均由一名院士担任院长。
院士科学家“天团”加入黄埔少年科学院,携手点亮“黄埔10分钟科普活力圈”。黄埔区、广州高新区依托区域优质、强大的科技资源,构建“1+1+5+N”黄埔特色科普活力圈,在全国首创“10-30-521”科普服务体系,搭建丰富多元的科普阵地。市民无论在区内哪一个角落,10分钟内即可到达最近的科普点,乐享30分钟的科普课程,让科普深入社区基层,真正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校企院所多方协同,让科普触手可及
家门口步行几分钟,就能找到酷炫的科普活动场所,或是一览高新企业展厅的“黑科技”,或是走进生物医药公司的实验室,亦或参加一场研究院举办的科普讲座,还可以到数字化赋能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体验“党建+科普”……
作为广州科技创新的主引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约3万家,各类研发机构超1000家,高层次人才1260人,其中院士110多位。依托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该区构建了“1+1+5+N”特色科普活力圈,即:培育1个黄埔特色科普活力圈,建设1家黄埔少年科学院,打造生态、协同、互助、研学、达人5条科普链,全面铺开“N”个科普点位。
“区内不少企业、科研院所均有展馆、展厅或实验室,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良好设施条件,可提供参观、学习、交流,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黄埔区科协主席贾漫蓉介绍,“借助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形成10分钟科普活力圈,让每个人走进黄埔就可感受到浓厚的科普氛围。”
据介绍,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在全国首创“10-30-521”科普服务体系,让市民可以在10分钟内到达科普点,享有30分钟的科普课,满足青少年等五大重点人群的科普需求,深入推动黄埔区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普资源产业化,最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这项工作得到区内企业和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首批将在100多家企业挂牌,建立相应的“新时代科普实践基地”,向社会提供特色科普服务。后续将逐步扩展至全区各类优质科创企业,争取到2025年挂牌2500-3000家,以全社会动员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科普服务圈。
院士担任院长,少年科学院分院覆盖全区镇街
为主动适应“双减”政策,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搭建校企供需双向平台,在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普资源产业化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调动企业优质科普资源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
2021年,由黄埔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团区委发起建立“黄埔少年科学院”。近一年来,“黄埔少年科学院”认定了5家特色分院和6个校外特色实践基地,设立了黄埔少年科学院专项科普基金,创新举办“科普揭榜小达人”系列活动,开展了“与科普专家一起,研究身边的科学”等特色活动,形成科普进校园联动协作创新模式。
在此基础上,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少年科学院分院推广到全区,在16个街道办、1个镇政府建立“少年科学院分院”,形成“16+1”的分院矩阵。各分院将坚持党建引领,结合街镇特色,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统筹辖区内整体科普活动的开展,不断做大做强。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表示,做好科普工作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有好的基地,二是要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资料,三是解决科普工作的经费问题。“黄埔打造10分钟科普活力圈,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这种创新值得肯定。”刘焕彬说。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我们国家科技强国的两翼。黄埔把科普落实到了每一个街镇,让青少年们在10分钟之内就能够受到科普的教育,我觉得这个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黄埔少年科学院总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表示,接下来会把各种科技资源聚集起来,把“黄埔10分钟科普活力圈”真正打造成为引领青少年喜爱科学、崇尚科学、从事科学的平台。
营造浓厚氛围,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据了解,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普服务体系,是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健全科学素质建设生态,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一直以来,该区大力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营造人人爱科普、处处皆科普的良好氛围。
黄埔区在全市率先举办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由黄埔区科协牵头,全区各街镇、学校建设了30个“科普e站”,每日推送科普动态。此外,该区还先后举办了第一届“科学少年说”科普展演、第一届“新世界·星辉杯”科普作品征集大赛、2022年黄埔区“玩转机器学习体验自动驾驶”科普进校园主题科普体验赛等系列特色科普活动。今年该区举办的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全区29所中小学校,邀请了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21名高级别专家作科普报告,惠及1万多名师生。
近日,黄埔区“全民科普号”有轨电车正式运行。“全民科普号”在车厢内引入了9家企业共同开展科普知识传播,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进入题库答题,由每家企业每月提供100份小奖品,获奖者到企业现场领取,还能参与企业的科普体验活动。此外,围绕“黄埔10分钟科普活力圈”,组织开展黄埔少年科学院科普“工业研学”夏令营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在探索实践中零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我们的生活中增加了这些科普场景,同学们可以体验互动,激发了大家的科学兴趣。”黄埔苏元学校学生李嘉霖说,此前他和同学体验了区少年宫的科技展,现场参加了在学校举行的院士科普专家讲座课程和企业科普展览等活动,“这些活动提供了科技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例子,拓宽了我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