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30年来首次!广东汕头发现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30年来首次!广东汕头发现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发布时间:2021/03/19 新闻 浏览:344

大洋网讯 2020年12月22日上午,《特区青年报》记者在汕头市澄海区滨海湿地发现1只青头潜鸭。后经持续追踪调查并经专家确认,共发现了4只可识别的青头潜鸭个体。据专家介绍,这是近30年来首次在广东有青头潜鸭的记录。

当天,记者在汕头市澄海区滨海湿地采访,发现密密麻麻的潜鸭群里除了凤头潜鸭,还有少量的红头潜鸭。后在回放图片时发现,里面有一只潜鸭的眼睛是白色的。该记者透过超长焦镜头仔细观察,确认是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雄鸟。

在此后的两个多月里,《特区青年报》记者郑康华与SEE任鸟飞伙伴“凤凰于飞”志愿者团队调查员林学明持续追踪调查,总共发现了至少4只可识别的青头潜鸭个体,其中既有成鸟,也有幼鸟,还有一只是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杂交的“混血儿”。它们在韩江口水域主要跟凤头潜鸭、白眼潜鸭、红头潜鸭、斑背潜鸭等近亲混群。由于它们长相与周围的凤头潜鸭接近,距离一远,就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而且它们看起来比较怕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先于其他潜鸭起飞,逃之夭夭。

青头潜鸭有着暗青色的头颈部,白色的眼珠,赤褐色的胸,白色的尾下覆羽,目前分布区域分散、狭小且种群数量极其稀少,2012年起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红色名录里被定为“极危”,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发布的《2020青头潜鸭越冬期全国同步调查——调查结果公告》显示,全国27家观鸟组织315人次调查员,在全国16个省104个区县的168个地块内,针对青头潜鸭及其伴生潜鸭类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共记录到青头潜鸭个体1500余只。

据悉,广东省最早一笔青头潜鸭记录就出自汕头澄海(1959年12月,标本),此后在珠海、深圳各有过一笔记录,最后一笔记录则是1990年1月于香港后海湾及深圳福田的国际水禽调查所得,此后便没有该鸟种出现在广东的确切记录。2012年底2013年初,香港观鸟协会也曾经在香港湿地发现过2只青头潜鸭。本次在汕头的青头潜鸭记录,是多年来广东的第一笔青头潜鸭记录。

汕头韩江口湿地接连发现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黄胸鹀、白鹤、青头潜鸭等5种全球极危鸟类,在全国十分罕见,足以证明这片湿地保护价值之高。汕头生态环境优良,其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国际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每年均有数以十万计的候鸟到这里越冬,其中就有以凤头潜鸭为优势种的大批野鸭。

广东是全国湿地大省,有着丰富的滨海湿地和适宜鸟类栖息的多种自然环境。近年来,我省以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全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整体提升。《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年)》已正式印发,我省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内滨海地带的联通性,开展廊道节点质量提升、水鸟栖息生境修复、科普宣教建设和生态旅游建设,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候鸟湾区”。

文/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 特约通讯员:郑康华

图/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全杰 通讯员:林荫 特约通讯员:郑康华

视频/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全杰 通讯员:林荫 特约通讯员:郑康华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