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湾区追梦】香港青年杨莹婷:大湾区建设给了港澳青年更多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1/02/07 新闻 浏览:393
幸福体验官
暨南大学杨莹婷
杨莹婷在广州的一个幸福瞬间,就是与当初接生自己的王医生重逢。“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现在,王医生成了我在广州的亲切长辈,我们还会不时聊天,约在一起吃饭。”
大洋网讯 2021年牛年春节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广州城市文化品牌活动——“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在该活动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21名“花样·幸福广州体验官”在2021年“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宣传片中正式亮相。
“花样·幸福广州体验官”招募活动是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广州地区各大高校发起的活动,旨在从广州地区高校在读学生中选拔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1名形象阳光健康、多才多艺的优秀青年。
本期“花样·幸福广州体验官”杨莹婷将讲述她在广州的成长故事,解读她的幸福瞬间,并展现广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新时代广州人民的幸福生活,解锁广州这座城市的幸福密码,揭秘年轻人爱上广州理由。
在广州与接生自己的医生重逢
杨莹婷在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出生,后来在广州与当初接生自己的王医生重逢。这份妙不可言的缘分,让她对广州有着特别的情愫。
在香港长大,在内地读高中的杨莹婷没来到广州之前,对广州的感觉都来源于道听途说,但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她感觉这里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广州给我一种‘家’的熟悉感,又与香港的文化教育不太一样,这里的文化和智慧给我带来了一种强大的支撑。”
杨莹婷曾在广州读高三,随后又考上了暨南大学法学院。选择留在广州读大学,她直言是因为自己更喜欢这里的教育方式。“在这里读书的最大感受,是老师会把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无形中引领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和判断。”
大一时学校社团招新,杨莹婷在众多社团中选择加入学校国旗护卫队。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杨莹婷正式成为暨南大学国旗护卫队的一员。这一年的护旗经历,给这位笑容温和的香港姑娘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支撑,也成了她的“幸福瞬间”。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给了港澳青年更多的可能性。杨莹婷大一时就参观了位于南沙的自贸区,被其中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所震撼;在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对港澳青年的一些就业和创业优惠政策后,她愈发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有前景的地方。杨莹婷表示,她未来打算留在大湾区工作,尤其是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素质高的城市,会给自己一种安全感,比如广州就是一个好选择。
杨莹婷很满意在广州的生活,觉得广州一切都“刚刚好”:“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高楼大厦虽然很多,却不感觉压抑。在这里生活久了,会发现广州是个很有人文关怀的城市。”
还有她和王医生奇妙的缘分也让她感慨不已。王医生与杨莹婷的家人相熟,一直都有联系。高中毕业时妈妈带杨莹婷与王医生见面时,她还是觉得缘分妙不可言。“现在,王医生成了我在广州的亲切长辈,我们还会不时聊天,约在一起吃饭。”
幸福理由:
制度创新政策利好吸引青年留下来
杨莹婷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同时也是许多港澳青年对这片新兴战略区域的焦点所在。近来,有越来越多的港澳人才选择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这源于近年来大湾区对港澳人才的支持政策愈发健全。
去年12月29日,人社部与广东省政府在《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签署补充协议,明确了人社部支持事项24条、省政府支持事项20条,进一步支持广州、深圳改革创新,支持率先实现对相关领域港澳职业资格的认可,探索允许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旅游、卫生、教育、司法等领域专业人才在广州、深圳执业,并逐步拓展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便利执业。这对有意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港澳青年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此外,广州市和各区结合实际出台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措施,还从启动资金、办公场地、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扶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广州涌现出以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为代表的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5个基地被省政府和港澳特区政府评为粤港、粤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入驻项目团队600余个。
随着高铁等公共交通的畅通,港澳青年来穗工作变得愈发便利,两地执业资格、学历等的认证也日渐健全。广州市认可港澳职业资格(工种)32项,如港澳医师转内地医师资格认证可当日办结;又率先开展与港澳高校大专(副学位)学历互认试点,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已接受香港副学士和高级文凭学生申请攻读本科学位。
制度的创新,政策的利好,无疑可以吸引大量大湾区青年来穗创业,促进大湾区的发展。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需要一流的营商环境,还需要打造一流的“营智环境”。从全球引才近5万人的海交会,到广州市出台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综合性政策文件“5A行动”及首个人才发展战略文件“广聚英才计划”,到不久前签署的“补充协议”,广州正在加快构筑国际创新人才战略高地,给留穗人才更放心、更便利的支持服务。一个更加宜居的广州正在形成。
文/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图/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实习生石亮浩治
幸福体验官
暨南大学杨莹婷
杨莹婷在广州的一个幸福瞬间,就是与当初接生自己的王医生重逢。“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现在,王医生成了我在广州的亲切长辈,我们还会不时聊天,约在一起吃饭。”
大洋网讯 2021年牛年春节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广州城市文化品牌活动——“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在该活动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21名“花样·幸福广州体验官”在2021年“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宣传片中正式亮相。
“花样·幸福广州体验官”招募活动是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广州地区各大高校发起的活动,旨在从广州地区高校在读学生中选拔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1名形象阳光健康、多才多艺的优秀青年。
本期“花样·幸福广州体验官”杨莹婷将讲述她在广州的成长故事,解读她的幸福瞬间,并展现广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新时代广州人民的幸福生活,解锁广州这座城市的幸福密码,揭秘年轻人爱上广州理由。
在广州与接生自己的医生重逢
杨莹婷在暨南大学附属医院出生,后来在广州与当初接生自己的王医生重逢。这份妙不可言的缘分,让她对广州有着特别的情愫。
在香港长大,在内地读高中的杨莹婷没来到广州之前,对广州的感觉都来源于道听途说,但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她感觉这里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广州给我一种‘家’的熟悉感,又与香港的文化教育不太一样,这里的文化和智慧给我带来了一种强大的支撑。”
杨莹婷曾在广州读高三,随后又考上了暨南大学法学院。选择留在广州读大学,她直言是因为自己更喜欢这里的教育方式。“在这里读书的最大感受,是老师会把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教学之中,无形中引领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和判断。”
大一时学校社团招新,杨莹婷在众多社团中选择加入学校国旗护卫队。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杨莹婷正式成为暨南大学国旗护卫队的一员。这一年的护旗经历,给这位笑容温和的香港姑娘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支撑,也成了她的“幸福瞬间”。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给了港澳青年更多的可能性。杨莹婷大一时就参观了位于南沙的自贸区,被其中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所震撼;在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对港澳青年的一些就业和创业优惠政策后,她愈发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有前景的地方。杨莹婷表示,她未来打算留在大湾区工作,尤其是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素质高的城市,会给自己一种安全感,比如广州就是一个好选择。
杨莹婷很满意在广州的生活,觉得广州一切都“刚刚好”:“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高楼大厦虽然很多,却不感觉压抑。在这里生活久了,会发现广州是个很有人文关怀的城市。”
还有她和王医生奇妙的缘分也让她感慨不已。王医生与杨莹婷的家人相熟,一直都有联系。高中毕业时妈妈带杨莹婷与王医生见面时,她还是觉得缘分妙不可言。“现在,王医生成了我在广州的亲切长辈,我们还会不时聊天,约在一起吃饭。”
幸福理由:
制度创新政策利好吸引青年留下来
杨莹婷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同时也是许多港澳青年对这片新兴战略区域的焦点所在。近来,有越来越多的港澳人才选择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这源于近年来大湾区对港澳人才的支持政策愈发健全。
去年12月29日,人社部与广东省政府在《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签署补充协议,明确了人社部支持事项24条、省政府支持事项20条,进一步支持广州、深圳改革创新,支持率先实现对相关领域港澳职业资格的认可,探索允许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旅游、卫生、教育、司法等领域专业人才在广州、深圳执业,并逐步拓展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便利执业。这对有意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港澳青年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此外,广州市和各区结合实际出台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措施,还从启动资金、办公场地、住房补贴等多个方面扶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广州涌现出以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为代表的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5个基地被省政府和港澳特区政府评为粤港、粤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入驻项目团队600余个。
随着高铁等公共交通的畅通,港澳青年来穗工作变得愈发便利,两地执业资格、学历等的认证也日渐健全。广州市认可港澳职业资格(工种)32项,如港澳医师转内地医师资格认证可当日办结;又率先开展与港澳高校大专(副学位)学历互认试点,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已接受香港副学士和高级文凭学生申请攻读本科学位。
制度的创新,政策的利好,无疑可以吸引大量大湾区青年来穗创业,促进大湾区的发展。一个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需要一流的营商环境,还需要打造一流的“营智环境”。从全球引才近5万人的海交会,到广州市出台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综合性政策文件“5A行动”及首个人才发展战略文件“广聚英才计划”,到不久前签署的“补充协议”,广州正在加快构筑国际创新人才战略高地,给留穗人才更放心、更便利的支持服务。一个更加宜居的广州正在形成。
文/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图/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实习生石亮浩治
上一篇: 李希到清远看望慰问基层党员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