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耳朵代替眼睛“阅读”:你会成为“听书”一族吗?
发布时间:2020/04/25 新闻 浏览:600
随着互联网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单一。如今,在地铁上,“听书”一族并不少见:打开APP听一段内容,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耳朵代替眼睛来“阅读”。
一定程度上,有声阅读确实提高了读者对闲暇时间的利用率。听书,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文化现象。你会成为其中一员吗?
零散时间里的另一种“阅读”
打开听书APP,戴上耳机听上一段小说。如今,这是80后职场妈妈刘钰在通勤路上的常态。
刘钰正在听一本育儿书。图片来源:某听书APP视频截图
她原本挺喜欢看书,也爱逛书店,但有了孩子之后,珍贵的休息时间基本被儿子占据:幼儿园布置的活动,早教课……如果说“阅读时间碎片化”,“那我的时间已经碎的不能再碎。”
“后来有个朋友创业做了一个读书APP,我比较好奇,尝试了一下听书。”连刘钰自己也没想到,之后她慢慢成了各种听书APP的“忠粉”,晚上睡前、早晨起床前必定一刷。
越来越多零散的时间被她利用起来。刘钰喜欢在通勤路上听一些畅销书,或实用型图书,效率高,信息相对准确,对工作有帮助;晚上就听一点纪实文学或者故事,放松心情。
“慢慢发现,身边喜欢听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刘钰并不觉得惊讶,“听书解放了眼睛,陪伴感也很强,疲倦、压抑、无聊时,都可以找点合适的内容来听,创造一个舒缓的个人空间。”
哪些人听书率比较高?
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听书越来越受关注。在日前公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一组数据也能证明这个趋势。
考察中国国民听书习惯,2019年,中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0%)提高4.3个百分点。
在0—17周岁未成年人中,听书率更高。其中,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为36.5%,9—13周岁少年儿童的听书率为30.5%,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35.8%。
至于听书的方式,有16.2%的人选择通过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还有9.3%和6.0%的人分别选择通过“微信语音推送”和“广播”听书。
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听书的主要形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数据说明,在中国,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都在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介绍,目前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而据喜马拉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其有声阅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3%,总收听时长更是增长了近100%。
用户规模扩大带来的商机
实际上,“听书”不是单纯指听图书的音频版,也指通过有声方式,包括通过录音带、广播、网络语音播报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图书朗读、外语学习等也算在内。
据报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突破4亿,增速达22.1%。
2019年上半年中国有过半网民使用过在线音频APP,其中常收听语音直播的人群比例为46.2%。该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42亿人。
随着用户规模扩大,一些出版机构也瞄准了商机。据建投书局品牌总监李璐介绍,前几年,建投书局开始做自出版业务,陆陆续续有十多本传记做成有声书,效果不错。
“我们和听书APP平台合作,做的也是自有版权的作品。然后收入的话,按比例跟平台分成。”李璐觉得,听书流行很正常:节约碎片时间、懒人式输入找书……便捷有效。
资料图:西宁一家书店迎来大量阅读爱好者,读者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图为坐满民众的该书店阅读区。中新社记者马铭言摄
别让有声阅读只是“看上去热闹”
曾有人预测,有声书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它和音频课程的普及也许会带来新的阅读革命”。
“听书类产品确实越来越多,一些图文公众号也增加了音频朗诵,还有很多就是讲故事类型的公号,在我周围的朋友中也很受欢迎。”刘钰说。
但徐升国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阅读成本,便利用户参与内容制作,可“听书”作为一种新兴阅读方式,其内容还需要不断丰富。
“以前听广播、评书,那是一种艺术形式。听书,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有声化。”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内容的格调、版权问题都需要关注,不能让有声阅读只是看上去热闹。
刘钰觉得,选什么样的内容来听,也要靠自己把关,听书可以达到吸收知识、放松娱乐的效果,“它不能代替阅读。但总比又不阅读、又不学习要好。”
上一篇: 广东沿海崛起万亿级石化产业带
下一篇: 舒是AI智慧云睡眠系统广州马会店隆重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