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从中国第一座官办水泥厂到大元帅府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9/10/23 新闻 浏览:624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1906年,珠江南岸,一块叫作“草芳围”的潮田上,冒出了一片新房子。它由高耸的烟囱、西式的厂房和西式外廊式建筑组成。一条用石块砌筑的运河从江边一直延伸入厂内。以运河为界,厂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侧生产水泥,东侧生产硬红砖和花阶砖。这就是继澳门青洲英坭厂、唐山启新洋灰公司之后的中国第三座,同时也是第一座官办水泥厂——广东士敏土(水泥)厂。
经过113年来的岁月洗礼,士敏土厂的代表性建筑保留了下来,而且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们叫它“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随着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始实施夜间开放,这里也绽放出新的活力,成为珠江夜游新的“打卡点”。
第一家官办水泥厂的鼎盛与衰落:建筑中西融合
最早的草芳围是珠江滩涂,长期人迹稀少,偶有舶板停靠或拾贝的渔户停留。直到20世纪初,河南岛逐渐开发,才出现潮田。但这片潮田的用途是什么?
当时广东经济的发展,对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利润丰厚,但本地市场基本被进口水泥和澳门青洲英坭厂(包括香港青洲英坭厂)的产品所占据。于是,广东士敏土厂应运而生。士敏土厂1906年动工,1909年5月投产。作为官办企业的广东士敏土厂,建设规模巨大,并采取了国际化合作的模式,广泛引入外国设计师、洋行参与设计施工。
从建筑特色看,士敏土厂有着连续拱券、四面环廊等基本特征。美国设计师亚瑟·威廉·帕内(Arthur William Purnell)将锁石、复杂的组合线脚、檐口等西方正统的古典元素融入其中。不过,他在设计建筑的排水管时,将其设计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竹节形状,并饰以竹叶装饰,还将门窗设计成了岭南气息很浓的百叶门窗。
1909年,广东士敏土厂试机烧土,但是试生产效果并不理想。1916年,经调整士敏土厂达到鼎盛时期。1918年,澳大利亚华侨蔡兴、蔡昌兄弟在广州闹市区珠江北岸西堤大道上投资兴建了当时广州最大的百货公司——大新百货公司,所用的水泥就是来自士敏土厂出产的“威凤祥麟”牌水泥。一战结束后,广东士敏土厂重回夹缝生存的困难局面。
20世纪30年代初,西村水泥厂和广东士敏土厂正式合并。至此,“广东士敏土厂”作为一个单独的厂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20世纪初时代风云变幻,广东士敏土厂办公楼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17年至1925年,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两次(第一、三次)被孙中山借用为大元帅府的办公场所。
不过,士敏土厂却并未因孙中山的借用而停产。孙中山还派胡毅生任该厂总办,继续生产水泥。
随着孙中山倡导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于1918年5月离粤赴沪。1921年,孙中山重返广州,担任非常大总统,一开始未将办公地点设于士敏土厂。不过,当时他的办公地点已于1922年陈炯明“六一六”兵变中被毁。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期间,孙中山决定将大本营重新迁往广东士敏土厂。
孙中山在此完成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这一时期,士敏土厂门楼前有两堵半身高的围墙,墙外左右设岗哨亭。“广东士敏土厂”石碑被“大元帅府”四字木牌所遮盖。在此期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召开了国民党一大,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和国立广东大学(在其去世后改称“中山大学”),并在此撰写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明确提出了成立国民政府。孙中山与宋庆龄一起,在士敏土厂的办公楼里,度过了革命生涯中最后一段广东岁月,直到1924年受邀北上,病逝于北京。直到1925年7月,大元帅大本营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
如今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依托大元帅府旧址,于1998年筹建,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现存部分西毗江湾桥,由南至北依次为南楼、北楼、门楼,南北楼两侧设有东、西广场,门楼前新辟有一个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大广场。
近年来,该馆年入馆人数持续保持在30万人以上,巡展人数超过10万人。自今年8月起,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始实行夜间开放,大元帅府的灯光与建筑,让这里晚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夜间开放后,展览活动根据夜晚的环境和氛围进行提升,例如开设露天电影,许多老街坊特地带上全家老少来重温经典,活动也唤起了他们的浓浓回忆。
大元帅府承载了中国实业发展史、建筑文化交流史和近代民主革命史等多重意义,如今,在江风吹拂下依旧优美动人。
上一篇: “舌尖上的节约”让广州人引以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