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广州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因地制宜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2/01/18 教育 浏览:355
每年秋冬季节,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教学楼后面的生物园种植区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种植区,也是初一年级各班的“责任田”。这样的“后花园”、小菜园,遍布于广州多所中小学。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支持首批近490所学校参与“城市小菜园”工程建设,创建147所星级“校园小农田”建设学校。
“小菜园”的建设是广州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缩影。2021年5月,广州成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为“有教材、有课程、有规范、有评价、有基地、有活动、有保障”的教育体系,营造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环境,学生劳动素养得到提升,达到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效果。
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劳动教育
广州从化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和农耕文化底蕴。各学校充分结合本校资源及周边乡土资源优势,开发学校劳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2021年,沙贝小学启动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的学校农耕教育实践基地,构建“果园拾贝”农耕教育实践校本课程,编写“农耕与生产”“农耕与学习”“农耕与创意”三个模块的校本读本。西宁小学利用空置地建成农耕乐园小菜园,学生从认识种子、学习种植、照顾植物到分享经验,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莲塘小学在校园内建设了800多平方米的劳动基地,打造了“一分水稻试验田”劳动项目,通过组织收割稻谷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农耕知识;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实行土地AA制,分田到班。
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是广州的重要做法。教育部门组织编写具有广州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在全市169所学校开展试点,正逐步向全市中小学推广使用。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建立“一校一策”的劳动清单,探索实施“一周一家庭劳动”的行动,形成具有广州地域特色的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
开展劳动教育师资全员培训
在广州高水平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中,不乏劳动教育教师的身影。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副校长黎超莹曾获省优秀劳动教育成果奖与市劳动教育成果一等奖。2015年,在南洲路小学工作的黎超莹开始了非遗与劳动结合的实践:以劳动教育为切口,以中草药的驱蚊包制作为引子,通过对中草药的种植、辨认、晒制、研磨、称重、调剂、入药、缝制等多个劳动工序,使学生从实践、体验中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目前,广州已实现各区教研院100%配置专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开展劳动教育师资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在课程与活动方面,研发35门劳动教育课程。征集“劳动小能手”美育劳动实践视频,评选出278个获奖单位和个人;遴选认定100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组织117所学校开展中草药种植劳动实践活动;组织18000余名普通高中学生开展学农劳动实践活动,1600名学生开展随机预约劳动实践自由行活动,96所学校2400余名学生结对共建劳动教育活动。
多方协同让劳动观念深入人心
体验农趣活动、非遗技艺、中草药香囊制作、3D打印……在广州的冬日,1100多名中小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的多个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各式主题鲜明的劳动教育体验活动。“劳动实践体验活动”是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放的活动,旨在为广州中小学生提供校外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拓宽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与校内劳动教育形成优势互补。
推进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协同。广州通过开展家务劳动、职业体验、生产劳动、公益性服务和信息化技术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发挥城乡、校际之间的互补共享作用,组织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开展结对共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劳动实践1日体验活动”“劳动实践深度体验活动”“学校劳动周”“科技STEM劳动教育暨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开展中草药种植、中药香囊制作等劳动实践视频征集活动;采取线上自愿随机预约方式,开展内容新、形式多、范围广的劳动教育自由行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文创产业,形成跨学科融合、跨文化融合、跨区域融合、非遗传承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劳动教育亮点创新,形成“一区多品”“一校一品”“一生一案”的广州劳动教育品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