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化州警方提醒:出租微信账号赚外快?当心涉嫌犯罪!
发布时间:2021/04/24 商业 浏览:293
大洋网讯 据化州警方4月22日通报,5名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者,将于近日被起诉。
这5人均为外省人,其中4人系在校学生。这种新型违法犯罪方式,对如何加强校园的教育管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骗子“借船出海”,瞄上在校学生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竟将触角伸进了校。他打着出租微信账号园赚外快的幌子,吸引一些学生出租自己的微信账号。”之后不法分子再转租给从事网络诈骗的犯罪集团,从中赚取差价牟利。出租的微信账号被犯罪分子伪装成不同的身份,在网络平台上实施诈骗活动。
去年12月,化州警方在调查2起涉案金额近70万元的网络诈骗案时,先后从四川广元市和湖南郴州市,斩断了两条专门出租微信账号给诈骗集团的涉网犯罪链条,抓获了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4人系在校学生。
骗子网上“招商”,寻租账号赚快钱
民警在侦查中发现,落网的两伙嫌疑人,虽分别来自四川广元市和湖南郴州市,但是他们出租微信账号的上线,均是来自“某蝠软件”,昵称为“租某高价微信”的人。而这些上线就是一个诈骗集团,他们抛出一些高价出租的“招商”诱饵,引君入瓮。更有甚者,一些出租微信账号收了租金的在校学生,通过这一途径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竟然当起了“中间人”,发展下线收集微信账号,再从中赚取差价。
据嫌疑人刘某武(男,33岁,四川广元市人)交代,去年底,他在“某蝠软件”认识一个昵称为“租某高价微信”的人,对方提出以200元每个每天的费用,租用微信账号。刘某武觉得这是一条生财之道,于是在当地的学校找毛某炜等学生群体推销该业务,收集到再转给“租某高价微信”的人,自己从中赚取每个几十元的差价,截至落网时,他已赚了4000多元。
嫌疑人毛某炜(男,18岁,四川广元市人)是当地一高中学生。去年9月份,他通过朋友认识自称“木莲”的男子(即嫌疑人刘某武)。“木莲”向毛某炜介绍赚快钱的业务,说要收集微信账号用来推销产品,租用的微信账号可提供收益。
毛某炜于是自9月份开始,在学校从同学中收集微信账号,出租给“木莲”。“木莲”付给他每个账号每天130元,毛再以每天每个账号80元的费用支付给持有账号的同学,自己从中赚取50元的差价。毛某炜同时发展同班同学杨某文(男,17岁,四川广元市人)做其下线,帮其收集微信账号及负责支付租金工作。截至落网时,毛某炜共收集了40多个微信账号转租,并从中获利。
来自湖南省嘉禾县的嫌疑人曾某华(男,16岁,湖南郴州市某校学生),其犯罪遭遇也同四川广元市的毛某炜毫无二致。他是去年12月份,在一个“某蝠软件”上看到高价租用微信账号的信息,点击加了一个昵称“租某高价微信”的人,对方称租用微信账号每天能获取255元的收入。当时他手上挂着同学王某林的其中一个微信账号打游戏,于是便与王某林商量,征得王同意后,将他的这个微信账号及登录密码提供给“租某高价微信”,对方使用两天后归还,并支付了一共510元的租金。初尝甜头后,曾某林开始在学校收集其他同学的微信号,转租给“租某高价微信”,自己从每个号每天赚取80-100元不等的差价收入。
嫌疑人王某林(男,16岁,湖南省桂阳县人,湖南郴州市某校学生)供述,去年12月中旬,他曾将自己的微信号交给同学曾某华出租。曾某华告诉他,是租给别人用的,但是每天他们能收到255元的租金,而且如果微信号被封号了,租户也会补偿一定的经济损失给他们。受利益驱动,王某林同意将自己的微信账号出租他人。
千里之外诈骗案,挖出四川、湖南出租链
据办案民警介绍,去年12月化州市发生2起网络诈骗案,其作案手法,及当事人被骗的过程,竟如出一辙。
去年12月13日晚,在化州市某镇办企业的陈先生接到一个挂着当地某镇领导头像的微信添加邀请。在互加微信打招呼后,这名“领导”对其企业生产情况也详细了解和关怀一番了。
接着,该“领导”发来信息,称“上面下了几个扶持发展的政策”,邀其明天上午过来单位坐坐。
第二天一早,该“领导”来电,“正在陪上级领导调研,可能要晚点才能联系。”不久,该“领导”非常焦急地联系陈先生,“亲戚急需12万元资金周转,想借用陈先生的账号”。他说先把钱转给陈先生,再由陈先生帮他代转这笔钱。
收到陈先生发过去的账号,该“领导”立即发来一个12万元转账成功的凭证,表示这笔钱已转给陈先生。
陈先生不假思索,直接把12万元转给了该“领导”提供的亲戚账号。
过了一会,该“领导”又提出,亲戚那边还需30多万元,自己一下子没法筹集,想请陈先生再帮帮忙。
陈先生心生疑惑,马上电话联系了领导真人方知系骗局。而对方发来转账成功的凭证也系伪造,自己被人骗走了12万元。
接报后,化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林海森及副局长李毅强要求,网监部门要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为事主追赃止损,并展开全链接打击。
网监大队迅速将案件上报茂名市局反诈中心,迅速为陈先生拦截冻结了8万多元被骗资金。
来自化州某镇的陈老板其受骗过程也和陈先生一模一样。陈老板根据“领导”提供的账号,先后3次共转账56万元到其指定账户。陈先生把钱转出后,才想起要找“领导”本人核实一下。当见到真人时,始知被骗。
通过网监部门循线侦查,冒充领导先后骗走陈先生12万元和陈老板56万元的两个微信账号,分别系来自四川广元市和湖南郴州市。然后,警方顺藤摸瓜,牵出了那些学生出租账号及犯罪链条。
出租账号有风险,后果或很严重
据介绍,由于相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合力,诈骗分子使用的微信号时,常面临被封禁或被停掉部分功能的情况。这对其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微信账号对诈骗团伙来说其实是一种“易耗品”。他们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账号供应。“租用”他人微信账号用于实施网络诈骗活动,已成为诈骗团伙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中重要一环。
在这2起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以“坐收租金”为噱头,引诱学生出租微信账号,供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这暴露了校园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
警方提示,出租个人账号用于诈骗是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自己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QQ号等信息涉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
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黄海樱
大洋网讯 据化州警方4月22日通报,5名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者,将于近日被起诉。
这5人均为外省人,其中4人系在校学生。这种新型违法犯罪方式,对如何加强校园的教育管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骗子“借船出海”,瞄上在校学生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竟将触角伸进了校。他打着出租微信账号园赚外快的幌子,吸引一些学生出租自己的微信账号。”之后不法分子再转租给从事网络诈骗的犯罪集团,从中赚取差价牟利。出租的微信账号被犯罪分子伪装成不同的身份,在网络平台上实施诈骗活动。
去年12月,化州警方在调查2起涉案金额近70万元的网络诈骗案时,先后从四川广元市和湖南郴州市,斩断了两条专门出租微信账号给诈骗集团的涉网犯罪链条,抓获了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4人系在校学生。
骗子网上“招商”,寻租账号赚快钱
民警在侦查中发现,落网的两伙嫌疑人,虽分别来自四川广元市和湖南郴州市,但是他们出租微信账号的上线,均是来自“某蝠软件”,昵称为“租某高价微信”的人。而这些上线就是一个诈骗集团,他们抛出一些高价出租的“招商”诱饵,引君入瓮。更有甚者,一些出租微信账号收了租金的在校学生,通过这一途径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竟然当起了“中间人”,发展下线收集微信账号,再从中赚取差价。
据嫌疑人刘某武(男,33岁,四川广元市人)交代,去年底,他在“某蝠软件”认识一个昵称为“租某高价微信”的人,对方提出以200元每个每天的费用,租用微信账号。刘某武觉得这是一条生财之道,于是在当地的学校找毛某炜等学生群体推销该业务,收集到再转给“租某高价微信”的人,自己从中赚取每个几十元的差价,截至落网时,他已赚了4000多元。
嫌疑人毛某炜(男,18岁,四川广元市人)是当地一高中学生。去年9月份,他通过朋友认识自称“木莲”的男子(即嫌疑人刘某武)。“木莲”向毛某炜介绍赚快钱的业务,说要收集微信账号用来推销产品,租用的微信账号可提供收益。
毛某炜于是自9月份开始,在学校从同学中收集微信账号,出租给“木莲”。“木莲”付给他每个账号每天130元,毛再以每天每个账号80元的费用支付给持有账号的同学,自己从中赚取50元的差价。毛某炜同时发展同班同学杨某文(男,17岁,四川广元市人)做其下线,帮其收集微信账号及负责支付租金工作。截至落网时,毛某炜共收集了40多个微信账号转租,并从中获利。
来自湖南省嘉禾县的嫌疑人曾某华(男,16岁,湖南郴州市某校学生),其犯罪遭遇也同四川广元市的毛某炜毫无二致。他是去年12月份,在一个“某蝠软件”上看到高价租用微信账号的信息,点击加了一个昵称“租某高价微信”的人,对方称租用微信账号每天能获取255元的收入。当时他手上挂着同学王某林的其中一个微信账号打游戏,于是便与王某林商量,征得王同意后,将他的这个微信账号及登录密码提供给“租某高价微信”,对方使用两天后归还,并支付了一共510元的租金。初尝甜头后,曾某林开始在学校收集其他同学的微信号,转租给“租某高价微信”,自己从每个号每天赚取80-100元不等的差价收入。
嫌疑人王某林(男,16岁,湖南省桂阳县人,湖南郴州市某校学生)供述,去年12月中旬,他曾将自己的微信号交给同学曾某华出租。曾某华告诉他,是租给别人用的,但是每天他们能收到255元的租金,而且如果微信号被封号了,租户也会补偿一定的经济损失给他们。受利益驱动,王某林同意将自己的微信账号出租他人。
千里之外诈骗案,挖出四川、湖南出租链
据办案民警介绍,去年12月化州市发生2起网络诈骗案,其作案手法,及当事人被骗的过程,竟如出一辙。
去年12月13日晚,在化州市某镇办企业的陈先生接到一个挂着当地某镇领导头像的微信添加邀请。在互加微信打招呼后,这名“领导”对其企业生产情况也详细了解和关怀一番了。
接着,该“领导”发来信息,称“上面下了几个扶持发展的政策”,邀其明天上午过来单位坐坐。
第二天一早,该“领导”来电,“正在陪上级领导调研,可能要晚点才能联系。”不久,该“领导”非常焦急地联系陈先生,“亲戚急需12万元资金周转,想借用陈先生的账号”。他说先把钱转给陈先生,再由陈先生帮他代转这笔钱。
收到陈先生发过去的账号,该“领导”立即发来一个12万元转账成功的凭证,表示这笔钱已转给陈先生。
陈先生不假思索,直接把12万元转给了该“领导”提供的亲戚账号。
过了一会,该“领导”又提出,亲戚那边还需30多万元,自己一下子没法筹集,想请陈先生再帮帮忙。
陈先生心生疑惑,马上电话联系了领导真人方知系骗局。而对方发来转账成功的凭证也系伪造,自己被人骗走了12万元。
接报后,化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林海森及副局长李毅强要求,网监部门要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为事主追赃止损,并展开全链接打击。
网监大队迅速将案件上报茂名市局反诈中心,迅速为陈先生拦截冻结了8万多元被骗资金。
来自化州某镇的陈老板其受骗过程也和陈先生一模一样。陈老板根据“领导”提供的账号,先后3次共转账56万元到其指定账户。陈先生把钱转出后,才想起要找“领导”本人核实一下。当见到真人时,始知被骗。
通过网监部门循线侦查,冒充领导先后骗走陈先生12万元和陈老板56万元的两个微信账号,分别系来自四川广元市和湖南郴州市。然后,警方顺藤摸瓜,牵出了那些学生出租账号及犯罪链条。
出租账号有风险,后果或很严重
据介绍,由于相关部门加大了打击合力,诈骗分子使用的微信号时,常面临被封禁或被停掉部分功能的情况。这对其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微信账号对诈骗团伙来说其实是一种“易耗品”。他们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账号供应。“租用”他人微信账号用于实施网络诈骗活动,已成为诈骗团伙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中重要一环。
在这2起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以“坐收租金”为噱头,引诱学生出租微信账号,供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这暴露了校园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
警方提示,出租个人账号用于诈骗是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自己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QQ号等信息涉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
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黄海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