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万绿湖畔再现多座古窑遗址和客家古建筑遗址 大批新石器晚期至明清时期的文物“浮”出水面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万绿湖畔再现多座古窑遗址和客家古建筑遗址 大批新石器晚期至明清时期的文物“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21/03/02 新闻 浏览:330

大洋网讯 河源市文物考古工作再传喜讯:2月24日,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在该市东源县新回龙镇犁洞嶂一处名叫“大水坑”的万绿湖畔进行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时,又意外抢救性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古文物,古文物涉及石箭镞、石锛、黑釉陶罐、瓷烟嘴以及大量零碎的陶片和瓷片。

在此次文物考古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队又相继在万绿湖畔发现了多座露出湖面的客家古建筑遗址和古窑遗址。

万绿湖水位下降至22年来最低水位线

近月以来,由于久旱少雨,河源市境内的万绿湖近期水位连日下降,被湖水长年淹没或湮灭的一座座客家古建筑遗址和古窑遗址近日接连“浮”出水面而“重见天日”。

记者从新丰江林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万绿湖的水位已连续下降至93.7米(丰水期为112米),跌至22年来的最低水位线。

记者2月27日在东源县新回龙镇东星村看到,大片黄土或浅滩已露出了水面,万绿湖畔的“金腰带”已显而易见,长年淹没在水下的一批客家古建筑遗址和古窑遗址,随着万绿湖水位线的下降而相继“浮”出湖面,大批“躺”在水下的古文物开始再度露出了神秘的面纱,为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此次进行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提供了有利契机。

邻县收藏爱好者上报古遗址重大发现

据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近日在东源县新回龙镇犁洞嶂“大水坑”发掘出的一批古文物,幸及相邻的龙门县平陵街道山下村松龄围的文物收藏爱好者刘学周的及时上报。

杜衍礼告诉记者,数天前,刘学周与朋友一起到河源万绿湖畔参加户外活动,在距离自家较近的东源县新回龙镇“大水坑”万绿湖畔意外发现了一座露出水面的客家古建筑,古建筑遗址周边有许多漂亮的石头,于是想捡拾几块小石头回去摆设在自家鱼缸里。然而,眼尖的刘学周发现,有些小石头似乎磨得有棱有角,平时喜爱文物收藏的他,意识到这些小石头应该是古文物,于是拨通了河源市文广旅体局的电话。

河源市文广旅体局接到刘学周的电话后,当即指派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副站长单位——河源市博物馆的文物考古人员前往现场,2月24日,在刘学周的引路下,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一行数人,对万绿湖畔露出水面的古建筑遗址进行了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

杜衍礼称,当天在对新回龙镇古建筑遗址考古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队先后在一处围龙屋古遗址背后200米处的土坡表层上发现了1枚通长9.8cm、通宽1.9cm、厚度0.4cm的石箭镞以及3枚通长12-3.6cm、通宽5-2.8cm、厚度2.3-1.5cm之间的石锛,此外还捡拾到一只通长3.1cm、通宽1.8cm、通高1.9cm的瓷烟嘴和一只通宽16.5cm、通高15.5cm、口径8.8cm、底径7cm相对完整的黑釉陶罐。

经省、市多位文物考古专家鉴定,被发掘出土的石箭镞和石锛为新石器晚期文物,黑釉陶罐和瓷烟嘴分别是明代与清代的古文物。此外,文物考古工作队还在古建筑遗址附近发现了2座明清时期的古窑遗址,并在古建筑遗址现场捡拾有大批零碎的陶片和瓷片。

杜衍礼称,这是该市继今年2月上旬在东源县涧头镇礤娥村到洞自然村万绿湖畔发现明代渡口碑刻石以来的又一次重大野外考古发现。

对研究古人类生活习俗和河源陶瓷业的发展均有重大科考价值

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考古队员新发掘的多件新石器晚期石锛和石箭镞来看,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东源县境内的东江、新丰江两岸繁衍生息。

黄东称,东源古属百越之地,先秦时期,东江流域、珠江流域、北江流域同为百越族活跃之区,发现多个跨远古时代文物的东源县新回龙镇,古称赤溪,是“宋代岭南进士第一人”古成之的故乡,他的“文章为领表之先”“以文为南粤倡”,此外,东源大地还孕育了东江革命军总司令欧阳俊、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阮啸仙、“首席大法官”的最高人民法院前院长肖扬等一批优秀儿女。

黄东称,新回龙镇的古建筑遗址、古窑遗址以及大批古文物的发掘出土,是新丰江水库(万绿湖)今年以来的重大野外考古发现,这对于今后研究当地的风土民情、古人类生活习俗、古代陶瓷业的发展、河源新丰江移民史等领域,均有重大的科研考古价值。

记者在新回龙镇东星村万绿湖畔与邝煌标、陈仰天等户外徒步爱好者进行户外徒步时,又在新回龙镇东星村万绿湖畔发现了3只完整的明代黑釉陶罐、1个清代石秤砣以及一批零碎陶片和瓷片,这些在万绿湖畔捡拾到的古文物,将于3月1日悉数上交至河源市博物馆或东源县博物馆馆藏。

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称,在今年春雨到来之前,该馆近期将会派出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的队员,对万绿湖水位下降的东源县半江、双江、锡场、涧头、新回龙、新港以及连平县的田源、隆街等沿湖乡镇进行一次全面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一经发现湖面露出的文物古迹,将及时对其进行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志青、苏远龙、邝煌标、陈仰天

大洋网讯 河源市文物考古工作再传喜讯:2月24日,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在该市东源县新回龙镇犁洞嶂一处名叫“大水坑”的万绿湖畔进行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时,又意外抢救性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古文物,古文物涉及石箭镞、石锛、黑釉陶罐、瓷烟嘴以及大量零碎的陶片和瓷片。

在此次文物考古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队又相继在万绿湖畔发现了多座露出湖面的客家古建筑遗址和古窑遗址。

万绿湖水位下降至22年来最低水位线

近月以来,由于久旱少雨,河源市境内的万绿湖近期水位连日下降,被湖水长年淹没或湮灭的一座座客家古建筑遗址和古窑遗址近日接连“浮”出水面而“重见天日”。

记者从新丰江林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万绿湖的水位已连续下降至93.7米(丰水期为112米),跌至22年来的最低水位线。

记者2月27日在东源县新回龙镇东星村看到,大片黄土或浅滩已露出了水面,万绿湖畔的“金腰带”已显而易见,长年淹没在水下的一批客家古建筑遗址和古窑遗址,随着万绿湖水位线的下降而相继“浮”出湖面,大批“躺”在水下的古文物开始再度露出了神秘的面纱,为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此次进行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提供了有利契机。

邻县收藏爱好者上报古遗址重大发现

据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近日在东源县新回龙镇犁洞嶂“大水坑”发掘出的一批古文物,幸及相邻的龙门县平陵街道山下村松龄围的文物收藏爱好者刘学周的及时上报。

杜衍礼告诉记者,数天前,刘学周与朋友一起到河源万绿湖畔参加户外活动,在距离自家较近的东源县新回龙镇“大水坑”万绿湖畔意外发现了一座露出水面的客家古建筑,古建筑遗址周边有许多漂亮的石头,于是想捡拾几块小石头回去摆设在自家鱼缸里。然而,眼尖的刘学周发现,有些小石头似乎磨得有棱有角,平时喜爱文物收藏的他,意识到这些小石头应该是古文物,于是拨通了河源市文广旅体局的电话。

河源市文广旅体局接到刘学周的电话后,当即指派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副站长单位——河源市博物馆的文物考古人员前往现场,2月24日,在刘学周的引路下,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一行数人,对万绿湖畔露出水面的古建筑遗址进行了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

杜衍礼称,当天在对新回龙镇古建筑遗址考古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队先后在一处围龙屋古遗址背后200米处的土坡表层上发现了1枚通长9.8cm、通宽1.9cm、厚度0.4cm的石箭镞以及3枚通长12-3.6cm、通宽5-2.8cm、厚度2.3-1.5cm之间的石锛,此外还捡拾到一只通长3.1cm、通宽1.8cm、通高1.9cm的瓷烟嘴和一只通宽16.5cm、通高15.5cm、口径8.8cm、底径7cm相对完整的黑釉陶罐。

经省、市多位文物考古专家鉴定,被发掘出土的石箭镞和石锛为新石器晚期文物,黑釉陶罐和瓷烟嘴分别是明代与清代的古文物。此外,文物考古工作队还在古建筑遗址附近发现了2座明清时期的古窑遗址,并在古建筑遗址现场捡拾有大批零碎的陶片和瓷片。

杜衍礼称,这是该市继今年2月上旬在东源县涧头镇礤娥村到洞自然村万绿湖畔发现明代渡口碑刻石以来的又一次重大野外考古发现。

对研究古人类生活习俗和河源陶瓷业的发展均有重大科考价值

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从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考古队员新发掘的多件新石器晚期石锛和石箭镞来看,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东源县境内的东江、新丰江两岸繁衍生息。

黄东称,东源古属百越之地,先秦时期,东江流域、珠江流域、北江流域同为百越族活跃之区,发现多个跨远古时代文物的东源县新回龙镇,古称赤溪,是“宋代岭南进士第一人”古成之的故乡,他的“文章为领表之先”“以文为南粤倡”,此外,东源大地还孕育了东江革命军总司令欧阳俊、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阮啸仙、“首席大法官”的最高人民法院前院长肖扬等一批优秀儿女。

黄东称,新回龙镇的古建筑遗址、古窑遗址以及大批古文物的发掘出土,是新丰江水库(万绿湖)今年以来的重大野外考古发现,这对于今后研究当地的风土民情、古人类生活习俗、古代陶瓷业的发展、河源新丰江移民史等领域,均有重大的科研考古价值。

记者在新回龙镇东星村万绿湖畔与邝煌标、陈仰天等户外徒步爱好者进行户外徒步时,又在新回龙镇东星村万绿湖畔发现了3只完整的明代黑釉陶罐、1个清代石秤砣以及一批零碎陶片和瓷片,这些在万绿湖畔捡拾到的古文物,将于3月1日悉数上交至河源市博物馆或东源县博物馆馆藏。

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称,在今年春雨到来之前,该馆近期将会派出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的队员,对万绿湖水位下降的东源县半江、双江、锡场、涧头、新回龙、新港以及连平县的田源、隆街等沿湖乡镇进行一次全面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一经发现湖面露出的文物古迹,将及时对其进行应急性田野考古调查。

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志青、苏远龙、邝煌标、陈仰天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