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丰产又丰收 荔枝产业如何走对路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丰产又丰收 荔枝产业如何走对路

发布时间:2020/07/10 财经 浏览:471

正文

  “今年我们真正实现了丰产又丰收。”7月1日卖完今年最后一批荔枝后,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荣辉松了一口气。

  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今年荔枝总产量2760吨,荔枝主流品种桂味高位价格12元/斤,中位价格9—8元/斤,低位价格6—5元/斤,卖出了好价钱。

  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是今年广东荔枝产业的一个缩影,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省为荔枝生产中大年,预计荔枝产量130万吨,全年荔枝种植(鲜果)总产值超180亿元,实现产量与效益双丰收。

  如何让荔枝产量与效益双丰收的现象成为常态?7月3日,全省围绕此话题召开座谈会,政府、企业、专家共谋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品种超百个但产期非常集中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全省荔枝面积410万亩,常年产量130万吨,产值150亿元以上,带动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约一半,在一些主产区,荔枝已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省还大力建设荔枝农业产业园。目前全省共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荔枝“双创”示范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项目,广东两年来支持荔枝产业的财政资金超过6亿元。

  在荔枝品种方面,广东生产荔枝品种超过100个,“十三五”以来,全省荔枝新品种换种面积有20万亩,良种覆盖率已提高到45%左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认为,我省荔枝品种结构虽有很大改善,但仍然不尽合理,从而制约了产业效益的提升。全省主栽品种在熟期性状上层次不分明,以中熟品种偏多,早熟和晚熟品种偏少,导致产期非常集中,“如大部分荔枝品种集中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熟,在不足1个月内要将上百万吨荔枝鲜果销售完毕,难度极大。”他说。

  胡桂兵建议,广东可以在种质评价鉴定的基础上,每年创制优质、丰产、稳产、不同熟期、抗逆、适宜加工等方面的荔枝新种质10份以上,为培育荔枝新品种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种质支撑。同时,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优质新品种,到“十四五”末,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荔枝新品种10—20个。

  今年出口金额同比增超30%

  荔枝既要产得好,也要卖得好。

  举办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启动“广东荔枝北上行”系列活动,举办“广东国际网络荔枝节”……近两年来,广东对荔枝品牌进行系统打造和宣传,多渠道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丰富拓展荔枝文化底蕴,“广东荔枝”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

  据统计,全省现有区域公用品牌14个、广东名牌产品(荔枝)28个,3个荔枝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14个荔枝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今年5月,惠州荔枝首次出口新加坡;6月,广东荔枝首次出口智利,中国鲜荔枝实现出口南美洲市场“零突破”;6月,惠州荔枝首次出口日本……

  在荔枝出口方面,广东布好局、下好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省荔枝出口数量近4000吨,同比增长20%,全省荔枝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0%以上。

  中荔集团董事长陈耀华表示,目前广东有荔枝出口备案果园52家,广东荔枝出口队伍逐渐壮大。荔枝出口不仅推动了广东荔枝走出国门,同时也以较高的出口收购价格对今年荔枝价格起到了较好的稳定和促进作用。

  建议通过加工引领产业发展

  会上,有专家提出,目前我省荔枝产业仍以鲜果销售为主,存在加工链较短、加工比例不高的问题。

  “这与我省作为全国荔枝第一大产区的地位并不相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目前国外大宗水果如巴西橙加工比例达85%,而广东荔枝加工比例据估算还不到15%。

  为加快我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徐玉娟建议,通过加工来引领荔枝产业发展,推动我省荔枝产业由“小切口”向“大产业”跨越。

  “广东荔枝产业要高质量健康发展,必须‘标本兼治’。”广东荔枝产业协会会长薛子光也表示,目前的营销活动和文化品牌推广已经深入人心,产业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治本上来。扶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支柱,确保果农有稳定收入就是治本。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还建议,在做好荔枝加工的同时,应该深入挖掘荔枝文化,加强对古荔植株和特优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推广和产品推介,打响荔枝品牌、讲好荔枝故事、传承荔枝文化,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