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探访“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发布时间:2019/10/12 新闻 浏览:677
1956年6月30日,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成为中国生态保护里程碑事件。
从历史文化名城肇庆市中心出发,驱车不到20公里,便来到鼎湖山脚下。走进这个占地1.7万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目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峰顶云雾缭绕,山间湖水清澈见底,空气沁人心脾。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欧阳学军说,翻开世界植被图,会发现整条北回归线上的陆地,几乎是黄色,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然而,在中国华南地区,能见到大片绿色森林。这其中,以鼎湖山最为抢眼。
“鼎湖山保存了大片400年以上的季风常绿阔叶林。这片原始森林是重要的生态体系。因此它又被誉为 ‘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欧阳学军说。
从1956年成立至今,科学家、护林员们一代接着一代扎根于此,用科学的保护方式接续奋斗,倾力守护。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长陈焕镛等一批植物学家在户外采集植物样本、搞科学调查时,发现了鼎湖山这块宝地,认为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应该保存自然植被,供科学研究之需。在陈焕镛等人推动下,1956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那时,以陈焕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意识到,为了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自然保护。他们是自然保护区的开拓者。”在鼎湖山工作了37年的植物学家黄忠良说。
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当时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不明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历史背景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做了多项开拓性探索。
“比如探索实行分区管理,将保护区分为一般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考虑到当时周围老百姓烧柴的需要,允许他们在一般保护区捡一些枯枝落叶。但在重点保护区,则一草一木都不能动。”黄忠良说。
1980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又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管理中,注入生物圈理念。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守住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区界限的生态底线,以分区管理模式,守住保护与开发的“生命线”。
多年来,鼎湖山严控旅游开发,19年来没有再开发建设新的旅游设施;严控外来车辆进入,进入景区改乘环保电瓶车;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从而保证了鼎湖山一级空气、一级水质的环境质量。
近年来,鼎湖山的保护理念由过去的“看家护院”“严防死守”的保护,着重转向基于科研、监测、修复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其建设“森林样地”对动植物进行监测、科研的保护模式,在多地得到推广、复制。
如今,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得到保护。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约2400多种,野生高等植物达到2291种。在动物种类中,鸟类由过去的170多种增加到260种,兽类也达到41种。
“几十年来,鼎湖山守住生态红线,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少部分的旅游活动也能与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起到了作为国家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探索作用。”黄忠良表示。
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个,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5%。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大批自然保护区,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