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报告显示:90后比父母辈更会理财 省下的钱用来投资

新闻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重驱动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报告显示:90后比父母辈更会理财 省下的钱用来投资

发布时间:2019/07/31 财经 浏览:614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 92%的人每个月有结余,80%的人会将结余进行理财
90后比父母辈更会理财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90后’啊,花钱大手大脚,月光族。”在很多父母甚至“70后”“80后”眼里,“90后”花钱的手法,可谓是典型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真是这样吗?近期,由钱江晚报发起成立的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共同调查后发现,调研结果令人大呼意外,“90后”似乎远比其父母想象的靠谱。
昨天,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首份《90后攒钱报告》,报告显示,92%的“90后”每个月都会有结余,80%的人会将结余进行理财;对比他们的余额宝和花呗则发现,“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平均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此外,“90后”初次理财时间比父母早了10年。
能薅羊毛的绝不错过
省下的钱买余额宝、投资
“存款吗?一点点。”被问到存款,李耀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个1990年出生的小伙子,研究生毕业后,转眼工作近四年了。你猜他存下多少?18万,另外还投资开了一家吉他店。
“工作第一年收入12万,我省下4万。“李耀说,当时的开支,除了每月1500元房租,还要养一辆小车,以及跟女朋友吃饭看电影买衣服。“过年还给了我爸妈一万块钱。”问他怎么省下来的,他说,能薅羊毛的绝不错过。
“比如吃饭先看看大众点评,有没有折扣和团购;看电影买张电影卡,优惠价基础上还能再享受会员折扣。”李耀也跟同龄人一样喜欢追潮流,椰子鞋、AJ鞋,统统都有。“只不过买得少,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一年买上一双。”省下的钱就存余额宝。
后来,随着收入的上涨,李耀开始把余钱投向其它投资渠道。他投资的这家吉他店,已经开业两年。他乐呵地告诉记者,“今年就要开始盈利了,加上每年再存一些工资,就可以去做其他的投资了。”
支付宝表示,观察这些同时使用余额宝和花呗的“宝呗青年”发现,他们攒的确实比花的多。他们的消费也比外界想象中更为理性,九成“90后”在调研中说“买生活必需品外的东西,会充分考虑经济状况”。不过,在自我增值这件事上,他们还是很舍得花钱的。过去一年,“90后”用花呗购买教育类产品和服务的金额增加了87%。
“90后”们还颇为精打细算。调研显示,90%的“90后”使用花呗并非因为想要提前消费,而是因为希望“省钱”和“占便宜”。大量“90后”在调研中表示“自己先用花呗额度消费,把钱先存起来,这样可以多赚一个月的收益”。有网友笑称,难怪“90后”会因为“心疼8块钱的邮费、15块钱的会员”上热搜,看来账算得很精明。
习惯有钱就随时理财
一万不到买5个理财产品
“90后”不仅会省钱,还很懂得怎么“钱生钱”。小郭,就是传说中能把“钱生钱”做到极致的妹子。这个1996年出生的姑娘,毕业工作才一年,虽然存款数目不大,但是她却把这笔钱打理得头头是道。
“买了三只基金,两个定期理财。”小郭把自己的理财截图给记者看,三只基金,每只只买了几百元;两个定期理财,都是1000元起投,她各买了几千元。虽然加起来一万都不到,却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理财意识。
小郭谦虚地说,买理财产品是为了把钱放起来,没有现金可以花,也就不会花了。她告诉记者,自己花钱都用花呗或者信用卡,然后第二个月用工资去还。能把钱放起来理财的,就绝不会轻易动它。而自己身边的朋友,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理财。
数据也显示,在“钱生钱”这件事上,“90后”比自己的父母更为积极。“90后”首次开始理财的平均年龄是23岁,绝大部分人会在上大学至毕业后的两年内就接触理财,比父母辈第一次接触理财早了整整10年。余额宝数据还显示,“90后”人均月转入余额宝高达8次,平均比自己的父母辈高2次,月均存钱也比父母平均多1000元。有钱随时理财是他们的习惯。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健华表示,“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也是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代,因此他们对消费和理财的接触都比父母辈要超前。再加上社会压力大,这代年轻人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精打细算、早早理财都是在为未来过好生活做足准备。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