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即将登陆韶关 德信竞技助力小城...
10月8日,2025丹霞杯扑克大赛将在广东省韶关市盛大开赛。这项由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德信竞技等智力竞技品牌协办的赛事,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智力扑克高手和爱好者同场角逐,为这座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岭...
-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喜&天佑德青稞酒跨界联盟共建活动” 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 广...
-
万唯获“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市场认证
2025年7月,尚普咨询集团(以下简称“尚普”)基于对中考教辅市场的深入调研,并对中考教辅销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做出权威认定,正式授予万唯“中考教辅全国引领者”等5项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悉...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 保障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0/04/17 科技 浏览:557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这也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创新工程。”4月16日,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说。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及地区为防止本土出现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启动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轮各国评估是否有可能遭遇“粮荒”的粮食安全“反思潮”。
就我国而言,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粮食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容”并不太现实。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及挖掘“红线”外可能“无中生有”的粮食耕种面积上。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方案,就有望增加“红线”外耕种面积。
围绕袁隆平院士这一目标,近年来,全国科研人员不懈攻关,已在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上获得“初体验”。14日,在海南三亚“国家耐盐碱水稻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期间,袁隆平院士再度向外界发声:“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结合,我对实现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重大突破充满信心!”他坚信“杂种优势利用+耐盐碱基因”,是实现耐盐碱水稻育种目标的关键。
如何将这一目标实现的“底盘”巩固得更牢?我国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技术发源地湖南,拟围绕耐盐碱水稻核心技术创新,打造全国性科技协同平台,助力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据初步设想,该平台拟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分布于多省份的相关研究单位共建。
“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协同平台拟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模式建设,组织全国最大范围的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储备国际领先的盐碱地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搭建国际一流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打造耐盐碱水稻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谈及协同平台构想时说。
而据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消息,技术路线上拟利用杂种优势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构建不同盐碱地生态区耐盐碱水稻丰产高效应用模式并大面积示范。
“今年,我们在辽宁省盘锦市新兴镇开展耐盐碱新品种试种,示范面积大概30亩。”正在盘锦“蹲点”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玉林说。
仍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则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他们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等全国10省份地区部署耐盐碱新品种示范,部分示范基地现已完成播种。 记者 俞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