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摄入微塑料,就在撕开塑料袋一瞬间

新闻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造,用品质铸就电子产业新未来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摄入微塑料,就在撕开塑料袋一瞬间

发布时间:2020/04/01 科技 浏览:483

图集

  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1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在日常任务中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一类的塑料包装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颗粒。

  微塑料的危害体现在其颗粒直径微小上,体积越小,意味着比表面积(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更高,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也越强——这也是它与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一般认为,微塑料直接来自工业,比如去角质的护肤品,或是间接来自较大塑料物件的长时间分解。不过,对于日常任务,如划破、撕开、拧开塑料包装和容器所产生的微塑料,科学界一直没有充分了解。

  此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监测了当人们撕开巧克力包装袋、划破密封胶带以及打开塑料瓶盖所产生的微塑料。他们还通过化学测试和显微镜对这些过程产生的微塑料进一步确认。

  团队发现,撕开或划破的动作会产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微塑料,其中包括纤维、碎片或三角片,大小从几纳米到几毫米不等。产生最多的便是碎片和纤维。研究人员估算,每300厘米的塑料在被划开或拧开时,可能会产生10纳克至30纳克(0.00001—0.00003毫克)的微塑料,具体取决于打开方式和塑料本身的条件,如硬度、厚度或密度。

  研究结果表明,打开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日常活动可能是少量微塑料的额外来源;但它们存在的风险、潜在的毒性,以及它们被摄入的方式还有待认识,有必要对人类暴露开展进一步研究。(记者 张梦然)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