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广东街坊,61种药平均降价56%,注射剂为主角
发布时间:2021/06/25 健康 浏览:485
越来越多药企聚焦新特药研发销售。
又有不少抗癌药、降压药要降价了,注射剂一举成为新一轮降价“主力军”。6月23日,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揭晓结果:62种拟采购药品61个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金额高达550亿元,创下历次集采新高。一方面,多家上市公司发公告称自己产品拟中选;另一方面,业界认为,在政策形势下,我国仿制药销售或主要靠“走量”,而创新药利润空间或仍较大。
注射剂数量占本次集采品种总数一半
据悉,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即国家组织全国各省份、地区进行大规模药品“团购”,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此次集采品种覆盖高血压、抗过敏、抗感染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等重大疾病用药,平均降价56%。从采购药品剂型看,注射剂的数量占本次集采品种总数一半、涉及金额约占70%,其也由此成为降价主力剂型。上海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龚波表示,注射剂更多用于重症、急症以及一些住院患者使用,前几年的药品一次性评价主要集中在口服药上,现在注射剂一次性评价进程加快,相应的药品品种就越来越多。
在常用药方面,以急性胃溃疡治疗药物埃索美拉唑注射液为例,价格从65元/支下降到4元/支左右,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药费610元。新一代糖尿病用药沙格列汀降价62%,月费用由225元降至90元以下;重大疾病用药方面,以结肠癌一线治疗药物原研企业赛诺菲的奥沙利铂注射液价格为例,其从1760元/支下降到310.51元/支,6个月的治疗方案可节约5万元左右;此外,头孢类抗菌药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了75%。据悉,此次拟中选的四个头孢类品种为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都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
138家国内企业的240个产品拟中选
据悉,参与本次集采的竞标企业大约有200多家,148家企业的251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10家外资企业的11个产品拟中选,138家国内企业的240个产品拟中选。外资中选企业数为历次集采最高。
随后,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产品拟中选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作为国产输液龙头,科伦药业23日晚间发公告称,公司ω-3鱼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阿昔洛韦片等11个产品拟中标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长江健康23日盘后公告称,公司旗下海灵药业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注射用头孢他啶(0.5g、1.0g、2.0g)、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5g、1.0g)、注射用阿奇霉素(0.5g)拟中标本次集中采购,标期为三年;太极集团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的药品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司太立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司太立产品碘海醇注射液和碘克沙醇注射液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普利制药公告称,公司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注射用阿奇霉素参加了本次集中采购并拟中选。
创新药仍能维持较高利润
“在医保控费大趋势下,不论是药品还是器械领域,带量采购已经常态化,后续对市场的冲击有望逐渐减弱。临床用药量大、医保占用金额高的仿制药品种将不再是药企长期稳定的利润增长点,布局壁垒高、疗效更优的创新药才是药企真正的出路。”开源证券如此认为。对此,有行业观察人士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手握优质仿制药的企业,或要转变策略,依靠中标后“薄利多销”走量来谋发展,而创新药属于新药序列,或仍能维持较高利润。
国联证券则认为,国家级药品集中采购已经开展了5次。此前4次的药品集采价格平均降幅均在50%左右,且现阶段的集采频率为1年2次。集采对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者的冲击相比以前减弱;在药品领域,免疫集采降价的子板块仍然具备投资价值。
“集采后相关品种的竞争格局将被重塑,涉及大品种、市场份额占比大的公司受冲击较大。”东莞证券认为,集采政策也会倒逼药企进行转型升级,未来更多聚焦在创新药领域以寻求利润新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