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岭南文史】杨奇:一位穿梭粤港冒险犯难的传奇报人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岭南文史】杨奇:一位穿梭粤港冒险犯难的传奇报人

发布时间:2021/05/10 商业 浏览:408

青年杨奇在中国新闻学院毕业证书上的照片

党龄八十载 执掌七大报 升起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琼

图/受访者提供(署名者除外)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次年,1922年杨奇出生在广东中山沙溪镇申明亭乡。

1941年,19岁的杨奇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因环境所迫,没能悬挂一面党旗;到了1949年10月1日,他终于组织《华商报》员工,在香港升起了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杨奇接受过的全日制教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却通过艰苦自学和实践中的磨炼,成长为亲手创办过五份报纸、主持过七份报纸的粤港著名报人。

他一生三度在香港工作:第一次离开,是1941年4月被港英当局通缉,受党委派奔赴东江游击区办《新百姓报》;第二次离开,是1949年10月率领《华商报》同仁一夜撤离,回到广州,加入创办《南方日报》,进而创办《羊城晚报》;第三次离开,杨奇则是完成了逾半个世纪的报人职业生涯,1992年8月卸任香港《大公报》社长荣休。

这位已近百岁高龄的传奇报人,如今在羊城的朴素居室中颐养天年,仍不时翻阅报章,心怀天下。在他身上,共产党人的勇毅坚贞与报人的敏锐和担当互为表里;他的业绩与阅历,亦可作为粤港新闻史乃至华南革命史的生动篇章,传扬后世。

茶餐厅里的入党仪式

11岁时杨奇辍学从家乡到了香港。不久后,贫病破产的父亲去世,他只得以一个少年店员的寒微身份走上社会。日日在堆满绫罗绸缎的柜台上,为生活富裕的人服务,他谋生,也认识世界:“原来人的命运如此天差地别!”

工余,天性好学的杨奇则千方百计地守住一盏自学的夜灯。他最初的起点就是一张张散落的报纸,《大公报》、《星岛日报》、《立报》一一走进视野……渐渐地,杨奇不满足于仅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了,他开始向报刊投稿,向往那个书香油墨飘逸的世界。1940年,他考取了中国新闻学院,经由这所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的进步人士主办的学校,半工半读走进了新闻的场域。

很快,杨奇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文艺通讯部(简称“文通”),并刻苦地练习写作,文学才能有了长足进步,还与几位同道创办了一本进步刊物《文艺青年》,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1000多订户。当时正值“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杨奇除了在刊物中积极参与文艺论争、鼓励青年投身进步之外,还从《解放》杂志上誊抄揭露新四军被包围真相的电文,秘密油印,并只身到香港中环一带去分发。

杨奇日益感受到手中这些文字的力量,但同时危险也在迫近。港英政治部遣人追查,便衣警探已经寻到了杨奇就职的地方……但此时的他,已更早一步寻到了心中的明灯——1941年3月12日,杨奇在一家茶餐厅的厢座内,正式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在那特殊的现场,需要不时回避侍者的关注,更无法悬挂党旗,但这郑重的誓言点亮了他的一生:“为了全人类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我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社曾设在广东罗浮山上朝元洞的道观内,年轻的杨奇社长正从里面走出

游击区办报出生入死

不久,香港地下党通知杨奇立即离港,到东江游击区去办报。从此进入到更艰苦、也更面临生死考验的环境中,他最兴奋的,却是能够全身心展开真正的报人生涯。

更没想到的是,作为游击队《新百姓报》的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