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广东重酸雨区城市为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发布时间:2021/04/24 商业 浏览:299
大洋网讯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0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其中透露,去年全省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此外,广东正抓紧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5.5%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广东在全省经济总量连续32年保持全国第一的情况下,高水平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持续走在全国前面,为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成色。
2020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20个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在88.0%~98.9%之间,平均为95.5%,较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14个市达标天数比例高于95.5%。全省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占比达到68.7%;其次为PM2.5(占比15.8%)和PM10(占比8.3%)。珠三角9市AQI达标率在88.0%~97.8%之间,平均为92.9%,较上年上升9.5个百分点;其中,东莞、肇庆、中山、江门和广州6市升幅高于10.0个百分点。
全省城市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87.3%
《公报》中透露,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1.1%;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5~1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9.2%;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10~3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一级标准。分析指出,硫酸化合物为广东省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的大幅下降,也使得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根据《公报》,与2019年相比,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升高0.03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下降4.2个百分点,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饮用水源方面,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对70个在用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开展了监测,水源达标率为100%,同比改善2.5个百分点。其中,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潮州、云浮11个市水质全优。
国考地表水方面,按照生态环境部2020年每月反馈采测分离数据进行统计,71个国考地表水断面考核评价水质优良率(I~III类)为87.3%,无劣V类断面,总体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考核目标——优良率84.5%以上,劣V类比例为0)。与上年考核结果相比,7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上升9.8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7.0个百分点。
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海洋环境方面,全省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9.5%,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例分别为72.5%、17.0%、2.6%、2.2%、5.7%。劣四类水质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港、湛江港等河口海湾,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去年相比,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面积比例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一类面积比例上升24.4个百分点,劣四类面积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公报》透露,广东正大力推动碳排放达峰研究工作,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地区、分步骤、分行业开展达峰行动。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5%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同时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0年,碳市场成交碳排放配额3303.04万吨,成交金额8.4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2.44%和38.62%。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文、图/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大洋网讯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0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其中透露,去年全省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此外,广东正抓紧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5.5%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广东在全省经济总量连续32年保持全国第一的情况下,高水平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持续走在全国前面,为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成色。
2020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20个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在88.0%~98.9%之间,平均为95.5%,较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14个市达标天数比例高于95.5%。全省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占比达到68.7%;其次为PM2.5(占比15.8%)和PM10(占比8.3%)。珠三角9市AQI达标率在88.0%~97.8%之间,平均为92.9%,较上年上升9.5个百分点;其中,东莞、肇庆、中山、江门和广州6市升幅高于10.0个百分点。
全省城市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87.3%
《公报》中透露,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1.1%;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5~1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9.2%;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10~3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一级标准。分析指出,硫酸化合物为广东省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的大幅下降,也使得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根据《公报》,与2019年相比,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升高0.03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下降4.2个百分点,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饮用水源方面,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对70个在用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开展了监测,水源达标率为100%,同比改善2.5个百分点。其中,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潮州、云浮11个市水质全优。
国考地表水方面,按照生态环境部2020年每月反馈采测分离数据进行统计,71个国考地表水断面考核评价水质优良率(I~III类)为87.3%,无劣V类断面,总体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考核目标——优良率84.5%以上,劣V类比例为0)。与上年考核结果相比,7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上升9.8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7.0个百分点。
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海洋环境方面,全省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9.5%,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例分别为72.5%、17.0%、2.6%、2.2%、5.7%。劣四类水质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港、湛江港等河口海湾,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去年相比,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面积比例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一类面积比例上升24.4个百分点,劣四类面积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公报》透露,广东正大力推动碳排放达峰研究工作,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地区、分步骤、分行业开展达峰行动。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5%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同时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0年,碳市场成交碳排放配额3303.04万吨,成交金额8.4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2.44%和38.62%。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文、图/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上一篇: 广东阳江市江城区发生2.9级地震
下一篇: 大湾区大学开工建设 计划2023年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