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广东重酸雨区城市为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广东重酸雨区城市为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发布时间:2021/04/24 商业 浏览:299

大洋网讯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0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其中透露,去年全省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此外,广东正抓紧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5.5%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广东在全省经济总量连续32年保持全国第一的情况下,高水平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持续走在全国前面,为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成色。

2020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20个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在88.0%~98.9%之间,平均为95.5%,较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14个市达标天数比例高于95.5%。全省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占比达到68.7%;其次为PM2.5(占比15.8%)和PM10(占比8.3%)。珠三角9市AQI达标率在88.0%~97.8%之间,平均为92.9%,较上年上升9.5个百分点;其中,东莞、肇庆、中山、江门和广州6市升幅高于10.0个百分点。

全省城市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87.3%

《公报》中透露,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1.1%;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5~1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9.2%;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10~3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一级标准。分析指出,硫酸化合物为广东省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的大幅下降,也使得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根据《公报》,与2019年相比,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升高0.03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下降4.2个百分点,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饮用水源方面,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对70个在用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开展了监测,水源达标率为100%,同比改善2.5个百分点。其中,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潮州、云浮11个市水质全优。

国考地表水方面,按照生态环境部2020年每月反馈采测分离数据进行统计,71个国考地表水断面考核评价水质优良率(I~III类)为87.3%,无劣V类断面,总体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考核目标——优良率84.5%以上,劣V类比例为0)。与上年考核结果相比,7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上升9.8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7.0个百分点。

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海洋环境方面,全省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9.5%,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例分别为72.5%、17.0%、2.6%、2.2%、5.7%。劣四类水质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港、湛江港等河口海湾,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去年相比,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面积比例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一类面积比例上升24.4个百分点,劣四类面积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公报》透露,广东正大力推动碳排放达峰研究工作,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地区、分步骤、分行业开展达峰行动。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5%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同时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0年,碳市场成交碳排放配额3303.04万吨,成交金额8.4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2.44%和38.62%。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文、图/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大洋网讯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20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其中透露,去年全省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此外,广东正抓紧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全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5.5%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广东在全省经济总量连续32年保持全国第一的情况下,高水平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持续走在全国前面,为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成色。

2020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20个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六项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在88.0%~98.9%之间,平均为95.5%,较上年上升5.8个百分点,14个市达标天数比例高于95.5%。全省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占比达到68.7%;其次为PM2.5(占比15.8%)和PM10(占比8.3%)。珠三角9市AQI达标率在88.0%~97.8%之间,平均为92.9%,较上年上升9.5个百分点;其中,东莞、肇庆、中山、江门和广州6市升幅高于10.0个百分点。

全省城市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87.3%

《公报》中透露,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1.1%;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5~1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9.2%;各市年均浓度范围为10~3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一级标准。分析指出,硫酸化合物为广东省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的大幅下降,也使得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根据《公报》,与2019年相比,全省城市降水pH均值升高0.03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下降4.2个百分点,属于重酸雨区的城市数目从2019年的2个减少至0,全省降水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饮用水源方面,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对70个在用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开展了监测,水源达标率为100%,同比改善2.5个百分点。其中,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潮州、云浮11个市水质全优。

国考地表水方面,按照生态环境部2020年每月反馈采测分离数据进行统计,71个国考地表水断面考核评价水质优良率(I~III类)为87.3%,无劣V类断面,总体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国家考核目标——优良率84.5%以上,劣V类比例为0)。与上年考核结果相比,7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上升9.8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7.0个百分点。

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海洋环境方面,全省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为89.5%,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水质面积比例分别为72.5%、17.0%、2.6%、2.2%、5.7%。劣四类水质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汕头港、湛江港等河口海湾,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与去年相比,近岸海域水质年均优良面积比例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一类面积比例上升24.4个百分点,劣四类面积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公报》透露,广东正大力推动碳排放达峰研究工作,抓紧制定广东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分地区、分步骤、分行业开展达峰行动。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5%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同时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0年,碳市场成交碳排放配额3303.04万吨,成交金额8.46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2.44%和38.62%。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广东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分别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7.86%和33.77%,位居全国第一。

文、图/南方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