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红色文化轻骑兵”广东龙门追寻红四师革命足迹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红色文化轻骑兵”广东龙门追寻红四师革命足迹

发布时间:2021/04/11 商业 浏览:301

现场举行文艺展演活动。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供图

4月8—9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承办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来到惠州龙门,追寻红四师当年在龙门白芒坑的革命足迹。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历史上的龙门白芒坑松龄围,曾是红四师师部驻扎地。驻扎松龄围时,红四师不仅军纪严明,更为白芒坑村民做了不少实事–当年白芒坑用水不便,村民需要走一段崎岖山路去挑回溪水。见此情形,红四师当即着手在白芒坑围屋外挖了一口井,为乡亲们解决饮用水源问题。这口井后来被命名为“红军井”,润泽了几代村民。

据介绍,从历史资料了解,红四师在龙门县的行程历时12天,曾在龙门地派、龙城、平陵等地留下活动足迹,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红四师还打开土豪劣绅粮仓,用以救济百姓,并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播撒革命种子。至今在龙门民间,仍有许多有关红四师的故事在口口相传,红色火种还在熊熊燃烧。

此次活动,文艺展演于4月9日上午在白芒坑革命旧址举行,当地党员干部、民众200多人现场观演。文艺展演以“飘动的红布带”为主题,以话剧《1927·红色广州》主线,将舞蹈、演唱、话剧、木偶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串接起来,其中包括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金牌讲解员苏香旭对红布带、梁桂华修业证书及委任状、游曦旧照等广州起义相关文物的讲解,创新性地与把演出与文物故事讲述在一起,将广州起义的革命精神传达得淋漓尽致。

话剧《1927·红色广州》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2019年推出的《1927·广州起义》沉浸式话剧基础上进行的重新改编创作。剧情以张太雷、周文雍、梁桂华、杨馨坤等革命先辈为原型,重现了1927年12月广州起义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剧中演员以忘我投入的演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先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此外,木偶剧《游曦》片段也在现场展开。该剧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27年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19岁女兵班长游曦追随革命、奋勇守卫天字码头的场景。

“整场演出既有全新的原创节目,也有已经成熟、被观众和市场检验过的经典作品,我们希望通过新旧结合的方式,兼顾革命性、思想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并穿插一些轻松的情节,严肃而生动,确保演出的艺术可观赏度。”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说。

此次活动,讲党课、大学生瞻仰革命史迹、诵读红色经典、图片展览等项目也顺利开展。

记者程景伟

现场举行文艺展演活动。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供图

4月8—9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承办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来到惠州龙门,追寻红四师当年在龙门白芒坑的革命足迹。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历史上的龙门白芒坑松龄围,曾是红四师师部驻扎地。驻扎松龄围时,红四师不仅军纪严明,更为白芒坑村民做了不少实事–当年白芒坑用水不便,村民需要走一段崎岖山路去挑回溪水。见此情形,红四师当即着手在白芒坑围屋外挖了一口井,为乡亲们解决饮用水源问题。这口井后来被命名为“红军井”,润泽了几代村民。

据介绍,从历史资料了解,红四师在龙门县的行程历时12天,曾在龙门地派、龙城、平陵等地留下活动足迹,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红四师还打开土豪劣绅粮仓,用以救济百姓,并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播撒革命种子。至今在龙门民间,仍有许多有关红四师的故事在口口相传,红色火种还在熊熊燃烧。

此次活动,文艺展演于4月9日上午在白芒坑革命旧址举行,当地党员干部、民众200多人现场观演。文艺展演以“飘动的红布带”为主题,以话剧《1927·红色广州》主线,将舞蹈、演唱、话剧、木偶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串接起来,其中包括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金牌讲解员苏香旭对红布带、梁桂华修业证书及委任状、游曦旧照等广州起义相关文物的讲解,创新性地与把演出与文物故事讲述在一起,将广州起义的革命精神传达得淋漓尽致。

话剧《1927·红色广州》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2019年推出的《1927·广州起义》沉浸式话剧基础上进行的重新改编创作。剧情以张太雷、周文雍、梁桂华、杨馨坤等革命先辈为原型,重现了1927年12月广州起义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剧中演员以忘我投入的演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先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此外,木偶剧《游曦》片段也在现场展开。该剧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27年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19岁女兵班长游曦追随革命、奋勇守卫天字码头的场景。

“整场演出既有全新的原创节目,也有已经成熟、被观众和市场检验过的经典作品,我们希望通过新旧结合的方式,兼顾革命性、思想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并穿插一些轻松的情节,严肃而生动,确保演出的艺术可观赏度。”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说。

此次活动,讲党课、大学生瞻仰革命史迹、诵读红色经典、图片展览等项目也顺利开展。

记者程景伟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