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不设起付线!深圳52个门诊特定病种看病费用又降了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不设起付线!深圳52个门诊特定病种看病费用又降了

发布时间:2021/04/10 商业 浏览:378

深圳52个特定病种患者看门诊,就医费用将减少!

4月9日,记者从深圳市医保局获悉,《关于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于日前正式实施。

深圳市医保统筹基金门诊支付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最高支付比例可达90%,符合52个门诊特定病种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可按政策享受待遇。

哪些病可按政策享受待遇

记者了解到,根据《通知》的规定,门诊特定病种按照病种严重程度、医疗费用等情况,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按照深圳市门诊大病政策管理的病种。包括23个门诊大病范围的病种(含本次新增的肺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纤维化3个病种)。

这些病种的医保最高支付比例为90%。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与参保人连续参保时间挂钩,最高为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

第二类是按照“两病”政策执行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两个继续执行深圳市“两病”专项用药保障政策的病种(即医保待遇和家庭医生相挂钩,由签约家庭医生开具的“两病”药品支付比例为80%,非签约的支付比例为50%),与新增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慢性乙型肝炎6个参照“两病”政策实施的门诊特定病种。

第三类是新增门诊特定病种。此次深圳市新增21个门诊特定病种。对新增的21个门诊特定病种,一档参保人按政策范围内70%的比例支付(满70周岁以上人员为80%);二、三档参保人按照政策范围内60%的比例支付。

在支付限额上,设置10000元/年至190000/年不等的年度支付限额。

享受待遇患者需到定点机构诊断就医

据了解,患有第二类6个新增门诊特定病种及第三类新增门诊特定病种的患者,均需前往具有门诊特定病种服务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认定。

深圳市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可根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许可的诊疗科目范围,向市医保经办机构备案,为参保人提供新增门诊特定病种认定及治疗服务。

患有第一类门诊特定病种(即按门诊大病管理)的病患,按照现行规定,向具有门诊大病诊断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申请门诊大病认定。

在定点就医方面,除第一类、第二类病种分别按照门诊大病、“两病”政策有关规定执行,患有第三类新增门诊特定病种的参保人,须选定一家具有门诊特定病种服务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就诊治疗机构,治疗机构须将参保人信息报市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患者购药可实行长处方制度,特定病种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原则,可根据病情需要将特定病种单次处方医保用药量延长到12周。

费用大幅降低,参保人负担减轻

看了这么多,究竟要如何操作,又怎么降呢?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隔壁老王是基本医疗保险三档参保人,56岁,患有冠心病,在门诊特定病种政策实施之前,每个月看门诊开治疗冠心病的药品要花费300元,在社康普通门诊一年1000元的限额早就用完了,用完后只能自费承担。

新政策实施后,老王在社康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每月300元的冠心病药品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240元,自己只需支付60元。

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小李也是新政的获益者。

小李今年28岁,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门诊特定病种政策实施之前,每个月看门诊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品就要花费500元。这笔费用从小李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由于小李的个人账户余额有限,他今年还要自掏现金付药费。

新政策实施后,小李办理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种认定,并选定一家医院规律治疗,每月500元的药品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350元,余下的150元还可以继续从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中支付。

新政策的实施,是不是大大减轻了个人负担呢!

【记者】刘珊

深圳52个特定病种患者看门诊,就医费用将减少!

4月9日,记者从深圳市医保局获悉,《关于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于日前正式实施。

深圳市医保统筹基金门诊支付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最高支付比例可达90%,符合52个门诊特定病种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可按政策享受待遇。

哪些病可按政策享受待遇

记者了解到,根据《通知》的规定,门诊特定病种按照病种严重程度、医疗费用等情况,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按照深圳市门诊大病政策管理的病种。包括23个门诊大病范围的病种(含本次新增的肺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纤维化3个病种)。

这些病种的医保最高支付比例为90%。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与参保人连续参保时间挂钩,最高为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

第二类是按照“两病”政策执行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两个继续执行深圳市“两病”专项用药保障政策的病种(即医保待遇和家庭医生相挂钩,由签约家庭医生开具的“两病”药品支付比例为80%,非签约的支付比例为50%),与新增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慢性乙型肝炎6个参照“两病”政策实施的门诊特定病种。

第三类是新增门诊特定病种。此次深圳市新增21个门诊特定病种。对新增的21个门诊特定病种,一档参保人按政策范围内70%的比例支付(满70周岁以上人员为80%);二、三档参保人按照政策范围内60%的比例支付。

在支付限额上,设置10000元/年至190000/年不等的年度支付限额。

享受待遇患者需到定点机构诊断就医

据了解,患有第二类6个新增门诊特定病种及第三类新增门诊特定病种的患者,均需前往具有门诊特定病种服务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认定。

深圳市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可根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许可的诊疗科目范围,向市医保经办机构备案,为参保人提供新增门诊特定病种认定及治疗服务。

患有第一类门诊特定病种(即按门诊大病管理)的病患,按照现行规定,向具有门诊大病诊断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申请门诊大病认定。

在定点就医方面,除第一类、第二类病种分别按照门诊大病、“两病”政策有关规定执行,患有第三类新增门诊特定病种的参保人,须选定一家具有门诊特定病种服务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就诊治疗机构,治疗机构须将参保人信息报市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患者购药可实行长处方制度,特定病种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原则,可根据病情需要将特定病种单次处方医保用药量延长到12周。

费用大幅降低,参保人负担减轻

看了这么多,究竟要如何操作,又怎么降呢?

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隔壁老王是基本医疗保险三档参保人,56岁,患有冠心病,在门诊特定病种政策实施之前,每个月看门诊开治疗冠心病的药品要花费300元,在社康普通门诊一年1000元的限额早就用完了,用完后只能自费承担。

新政策实施后,老王在社康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每月300元的冠心病药品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240元,自己只需支付60元。

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参保人小李也是新政的获益者。

小李今年28岁,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门诊特定病种政策实施之前,每个月看门诊开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品就要花费500元。这笔费用从小李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由于小李的个人账户余额有限,他今年还要自掏现金付药费。

新政策实施后,小李办理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种认定,并选定一家医院规律治疗,每月500元的药品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350元,余下的150元还可以继续从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中支付。

新政策的实施,是不是大大减轻了个人负担呢!

【记者】刘珊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