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李希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调研
发布时间:2021/04/07 商业 浏览:344
李希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调研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大洋网讯 4月6日,省委书记李希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我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进行调研。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廖仲恺先生的名字命名,创立于1927年,是一所以农、工为优势学科,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院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1580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3万多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53个。多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培养了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在内的大量优秀人才,推动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治校办学、专业人才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李希走进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听取学院办学历史介绍,并深入科技楼、院士楼,与师生代表交流座谈,实地考察学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情况,充分肯定学院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定位,有力做好教书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他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光荣传统,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三农”实际需求,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办优办强特色优势学科,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涌现更多标志性学术成果,培养更多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学院建设,切实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学院做强做大。
李希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东篇章。一要大力支持农业院校发展,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突出重点、找准定位,谋划好专业学科建设,把我省农业院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效智力服务。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要着力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下功夫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积极引进高层次农业技术人员,选派优秀干部、青年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保障,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引导更多资源力量投向“三农”,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省领导张福海、黄宁生、叶贞琴参加调研。
(徐林、岳宗)
李希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调研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大洋网讯 4月6日,省委书记李希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我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进行调研。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廖仲恺先生的名字命名,创立于1927年,是一所以农、工为优势学科,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院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1580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3万多人,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53个。多年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培养了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在内的大量优秀人才,推动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治校办学、专业人才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李希走进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听取学院办学历史介绍,并深入科技楼、院士楼,与师生代表交流座谈,实地考察学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情况,充分肯定学院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定位,有力做好教书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他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光荣传统,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三农”实际需求,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办优办强特色优势学科,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涌现更多标志性学术成果,培养更多农业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学院建设,切实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学院做强做大。
李希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广东篇章。一要大力支持农业院校发展,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突出重点、找准定位,谋划好专业学科建设,把我省农业院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效智力服务。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要着力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下功夫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积极引进高层次农业技术人员,选派优秀干部、青年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保障,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引导更多资源力量投向“三农”,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省领导张福海、黄宁生、叶贞琴参加调研。
(徐林、岳宗)
上一篇: 河源火车站二季度将停运多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