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南海I号”入围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新闻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康与快乐成长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南海I号”入围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发布时间:2020/04/07 商业 浏览:537

正文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昨日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作为广东唯一入选项目,将与其他19个项目共同角逐“十大”。

  据国家文物局昨日发布的消息,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根据投票结果,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

  据介绍,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

  早在2010年,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就曾获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而据考古专家的看法,“南海I号”在考古发掘技术方法上,比“南澳I号”有更多难度也有了更多创新,发现文物的规模更大,也更为重要。它也是中国海域目前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沉船。其船体保存情况良好,现已发掘出土文物多达14万件以上,特别是船货堆放有序,按类归置,其中不乏异域风格浓郁的产品,类别丰富的船员生活用品,令今人可以尝试还原当时那个海上的“流动的小型社会”。

  “南海I号”于2007年移入位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保存。当时综合各方面专家意见,从发掘、保护、展示等多角度进行了严格评估和考量后,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使用巨型钢沉箱将这800多年前的南宋古沉船从海底整体打捞上岸。

  “南海I号”的发掘不仅是考古业界的一大重要成果,也是考古进入公共视野的标志性事件。在其考古发掘启动前后,媒体的广泛、深入介入,令之成为热度持续数年的重要文化事件,并成功吸引了很多普通人对考古的兴趣。去年,“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再度吸引了大批观众。

  根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的说法,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