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南海I号”入围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发布时间:2020/04/07 商业 浏览:537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昨日揭晓 ,20个项目入围终评。“‘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作为广东唯一入选项目,将与其他19个项目共同角逐“十大”。
据国家文物局昨日发布的消息,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根据投票结果,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
据介绍,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
早在2010年,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就曾获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首个入选该奖项的水下考古项目。而据考古专家的看法,“南海I号”在考古发掘技术方法上,比“南澳I号”有更多难度也有了更多创新,发现文物的规模更大,也更为重要。它也是中国海域目前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沉船。其船体保存情况良好,现已发掘出土文物多达14万件以上,特别是船货堆放有序,按类归置,其中不乏异域风格浓郁的产品,类别丰富的船员生活用品,令今人可以尝试还原当时那个海上的“流动的小型社会”。
“南海I号”于2007年移入位于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保存。当时综合各方面专家意见,从发掘、保护、展示等多角度进行了严格评估和考量后,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使用巨型钢沉箱将这800多年前的南宋古沉船从海底整体打捞上岸。
“南海I号”的发掘不仅是考古业界的一大重要成果,也是考古进入公共视野的标志性事件。在其考古发掘启动前后,媒体的广泛、深入介入,令之成为热度持续数年的重要文化事件,并成功吸引了很多普通人对考古的兴趣。去年,“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再度吸引了大批观众。
根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的说法,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 广美水彩画开启抗疫作品线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