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民校摇号录取,为谁敲响警钟?
编者按:广东义务教育民办学校100%摇号录取,有什么影响?公校民校招生“一碗水端平”,将形成怎样的新生态?今起推出广东普通中小学招生政策观察,分析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破”与“立”,敬请垂注。
中小学生源“掐尖战”,到了“鸣金收兵”时刻。
17日,广东省教育厅通报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
民校摇号录取,为谁敲响警钟?专家分析认为,此举锁紧了义务教育生源“掐尖战”的大门,有利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屡禁不止的“掐尖”选生源
不久前,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10所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进行全省通报批评,并取消今年全省评先评优资格。
沉在水底的生源“掐尖战”,再次浮出水面。令人诧异的是,这10所中小学,有民办学校,亦有公办学校。禁止笔试、面试,限制面谈、人机对话,不允许递交简历材料……近几年来,广东在禁止学校变相“掐尖”选生源上不断出招。但随着升学政策越严厉,“掐尖”选生源的手段越隐蔽。
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学校以面试、评测等名义提前选拔生源,甚至变相联手培训机构“打游击战”,违规举办竞赛活动,并以考试、竞赛、培训成绩等作为招生依据或参考。
今年广东规范中小学招生的措施更严、力度更大,必须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民办学校100%摇号录取、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希望构建一个“一视同仁、平等发展、公办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良性发展机制,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民校100%摇号录取,公民校招生一视同仁,就是为‘掐尖’选生源灭火。”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说。
“功利”教育观是主要驱动力
“这不仅是为学生减负,也是为家长减负。”一听说民校摇号录取的消息,广州六年级学生家长林女士表示支持。生源“掐尖战”,让家长疲于“应战”。林女士说,看到一些孩子通过参加培训、考试,被理想的民办学校录取时,一家人开始焦虑起来。她为孩子报了3个培训班,还带着孩子奔赴周边城市,以游学、研学的形式参加了4场密考。
屡禁不止的“掐尖”选生源,究竟给教育生态带来了什么影响?无利不起早,背后作祟的是“功利”的教育观。
“一些学校把社会好口碑、好声誉,完全寄望于招到好生源。”吴颖民分析,学校生源“掐尖战”存在已久,特别是民办学校常以违规手段抢占优质生源。
生源“掐尖战”,造成了畸形的教育生态,也加剧了校际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为了拿到民校的“入场券”,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培训班、参加密考,拼成绩,加重了社会的教育焦虑。
“抢夺生源太过功利,直接破坏了教育生态。”省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说,“掐尖”选生源影响正常招生工作秩序、教育教学秩序,强化“唯分数论”“唯升学论”思想,让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造成课外负担过重。如此一来,学校、家庭忽视了素质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长此以往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哪类学校,都不能再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再打擦边球。”吴颖民认为,新的招生政策将有效防止民办学校抢生源,对民办学校有一定的“冲击”。但这对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来说,都敲响了一记警钟:生源“掐尖战”行不通了,学校要回归教育初心,按照教育规律,扎扎实实办好教育。
有人存在疑问,如何让新的招生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地执行?答案很明确,做到“一刀切”,公办、民办一视同仁,让所有学校都不能钻空子提前招生。
“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行为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表示,将强化对违规招生学校的惩处及问责。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马立敏 实习生 聂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