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蹭课”制度化当不限于北大清华
再也不用纠结上清华还是北大了?近日,北大清华均发布通告,两校教务部门达成共识,决定互相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且互认学分,其中北大开放27门课,以人文社科类课程为主,包括《汉书》导读、理想国、发展心理学、逻辑导论、中国历史地理、西方美术史等。清华开放12门课程,以理工科为主,其中包括工业系统概论、制造工程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医学电子学、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等知名课程。
北大清华互相开放优质课程,可谓是强强联合。两校是中国高校的“双子星”,学科设置各具特色,清华的理工科优势突出,而北大文科具有传统优势,互相开放课程实现了优势互补,给予了两校学生更多课程选择的空间,既有利于完善知识体系、开阔视野,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如果对高校某门课程感兴趣,可以去旁听、蹭课,但校际互相开放课程且互认学分,让这种“蹭课”制度化,却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探索。
国内不同高校间也有过类似人才培养合作尝试。1999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7所在武汉的部属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允许7所高校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跨校辅修专业,修满5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可获双学位证书。这一“七校合作办学”模式被形象地称为“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7所名校”。这一模式远比跨校选课力度大,前者最多做到了互认学分,而后者则可以获得辅修高校的学位。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持续了20年的“七校联合辅修”模式已经暂停。
再来看北大清华的互相开放课程,实际上两所高校都只是开放了一小部分优质课程,名额也较少,具有探索试验的性质。不过,即便是这一“小动作”,网上也还是有那么多人“酸了”“膨胀了”。“酸了”“膨胀了”的背后,是对高校敞开大门、共享优质资源的期待。
虽然在线教育发展迅速,慕课等在校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优质课程资源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也可以学习很多优质课程,但是线上线下的学习体验仍有很大的差距,线下学习仍然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一些大学城集聚了几所甚至十多所高校,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课程互不开放,形成了一道道无形的壁垒。加强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打破高校间的无形壁垒,有序合理开放部分课程、互认学分,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共享,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既是大学生之福,也是构建良好高等教育生态的必要之举。(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