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超14.8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展企业突破4.3万家,充分展现了全球贸易复苏背景...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黄埔“水利帮扶”,让1441名乡亲结束“靠天吃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17 新闻 浏览:307
轻轻一拧水龙头,“哗啦啦”的水声像一支清甜的歌,直让村民周水安笑开了花。人们习以为常的场景,在广东清远大崀镇琶迳村还是首次出现。随着“甜水井”实施工程持续进行,不久的将来,3条村、1441名乡亲将彻底结束“靠天吃水”的历史。
多条村靠自建“储水池”解水困
“去年7月我们工作队进驻后,第一次来到村里调研,村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喝水难’,”广州市黄埔区驻清远大崀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夏伶俐说,前去偏远的山里村小组了解情况,饮水情况确实急需解决。
眼前大大小小的池子与其说是“储水池”,不如说是小水洼、小水坑。一张塑料薄膜覆在低洼处“攒”山泉水,积少成多便顺着管道流出来,成为村民日常用水的源头。树叶砂石沉降在底部,尝起来有点涩感,时不时还会有小猫小狗跑来舔水喝。
村民以前自建的“储水池”
村民陈火城叹气道,由于村集体经济困难,没能力建造一个大型储水池解决整村储水问题,每家每户只能自己想办法搞“储水池”。一遇到干旱季节,山泉水就会经常出现断流,村民连喝水、做饭、洗澡都成问题,只能相互“借水”,甚至要开摩托车到很远的村落运水。
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民生关键,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打井引水入户,成为了帮镇扶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靠天吃水”到“源头活水”
前期,在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的帮助下,井位勘探选点工作走在前头。由于村庄地势不一,村居分布较散,驻镇工作队经过讨论,研究加装增压设备,让各村的供水保持压力恒定。后期通过积极申请240万元资金用以打6口井,并对水质进行全方位的抽样检测,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确保老百姓“吃好水”。
2022年3月7日,第一口“甜水井”在琶迳村梅子勿自然村喷涌出清亮的自来水,沿着水管流入17户人家,惠及96名村民。周水安用双手直接捧起水尝了尝:“好甜呀,以后想怎么用水就怎么用水,不用过滤不用沉淀,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第一口“甜水井”位于大崀镇琶迳村梅子勿自然村
一口口“甜水井”加紧施工,一条条管道蜿蜒延伸,一股股清泉流进村庄……如今走进大崀镇,感受到“水利帮扶”带来的新变化。没有了未雨绸缪储水的必要,一些家庭收起了占地方的储水桶,不用东奔西跑运水,连摩托车的油费都省了。
如今,第二口井在振民村岭头塘自然村也完工了,还有4口井资金已到位,正在做前期的项目申报和设计、测算工作,很快能实现1441名乡亲从“靠天吃水”到“源头活水”的转变。
喝水不忘挖井人,很多村民还积极地给工作队发微信,时不时上传他们看到挖水井的进展,振民岭头塘村的陈火城在打井出水的第一时间,给驻振民村第一书记邹文龙发信息:“我代表岭头塘村的村民,真的非常的感谢了。”
“甜水井“的水经过管道进入村民家中
“谢谢!谢谢”,这样的短信一字一句印在工作队队员们的心头,让他们感觉暖暖的。这也形成了一种工作的鞭策,未来,工作队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