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中国汽车电子借智能化打响翻身仗
发布时间:2022/02/18 汽车 浏览:478
智能电动车正在重塑百年汽车产业秩序,汽车产品被重新定义,汽车供应链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革,曾经不起眼的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凭借对汽车变革浪潮的把握,卡位智能电动的增量零部件,开始站上汽车行业的中央舞台,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智能驾驶步入收获期
电动化是汽车革命的上半场,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则是汽车革命的下半场。电动化的前半场,造就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动力电池全球龙头,智能化的下半场,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蓄势待发。
资本因利而动。智能汽车板块是去年下半年资本市场的亮眼“新星”,亦被看成今年最核心、确定性最高的赛道之一。
之所以被资本盯上,原因是政策鼓励和产业变革双轮驱动,使得智能网联汽车加速渗透。有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销量高达271.80万辆,在全部乘用车销量的占比超过了12%,2021年12月的占比更是超过了18%。
据中信建投证券梳理统计,A股业务涉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相关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多数表现亮眼,其中四维图新、合众思壮实现了2021年业绩中值的翻倍增长。
此前,17家与智能汽车相关公司中有15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10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6家公司业绩增速超40%,这些高增速公司业务多涉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
德赛西威是在A股上市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龙头企业,2021年股价接近翻倍。过去一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 “井喷”,德赛西威也进入了“收获期“,单季净利润预计为3.09亿元至3.59亿元,同比增长54.5%至79.5%,大超市场预期。
一级市场上,从芯片、自动驾驶到激光雷达,2021年,中国有44家智能驾驶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获得融资,累计金额达41.3亿美元。
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零部件,汽车芯片企业备受追捧,其中初创企业地平线最为各路资本青睐,2021年融资累计超25亿美元;其次是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menta和文远知行,2021年分别完成融资14亿美元和8.2亿美元。
一位创投机构高层告诉记者,未来十年,只会投和智能电动汽车相关的企业。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当自动驾驶水平还处在L3级及以下时,供应链主要价值增长来自于电动化部件;随着L4级以上出现,智能化零部件增多,更高性能的计算平台与激光雷达的搭载,车辆价值增量将向智能化、网联化转移,相关零部件将具有更大增值空间。
在确定性增加、赚钱效应明显的情况下,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自然获得更多资本下注,并迎来更大规模的企业上市潮。
中国企业发力核心赛道
回顾汽车百年发展史,每一次技术变革、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批抓住机遇的企业崛起。
“第一个阶段是以奔驰为代表的企业发明汽车;第二阶段是以美国福特为代表的T型车横扫全球;第三阶段是以丰田为代表日韩企业崛起;第四个阶段,也就是当下,是智能电动
的竞技,中国企业和国际巨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站到全球舞台中央。”独立智能电动新品牌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告诉记者。
在对汽车智能驾驶的追求上,中国有着独特的消费热情和创新土壤。
麦肯锡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呼声日渐高涨,80%的消费者已将智能驾驶功能纳入购车的重要考量。
“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智能功能付费,比如碰撞避免、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等,愿意支付的比例和资金数目都不算少。”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告诉记者。
一位造车新势力品牌高层对记者表示,除了电池续航外,消费者询问最多的就是有哪些智能功能。
这种消费热情推高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围绕着用户需求,中国自主品牌在高端化、智能化、年轻化等方面实现了明显突破,强势冲击汽车产业格局。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2021年,依靠智能电动车的爆发,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已超过44%,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业内专家表示,伴随智能化发展,传统汽车供应链正在重塑,智能的增量零部件重要性提升,产业链地位前移。而且,中国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需要一批聚焦核心“赛道”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必将让一批智能电动的核心供应商成长壮大。
有券商研究机构指出,汽车智能化正处在L2级至L3级自动驾驶跨越期,车载光学、激光雷达、汽车声学、显示、连接器、车用操作系统等各个细分领域均会迎来一轮成长周期。
事实上,随着华为、百度、小米、OPPO等IT、互联网企业入局造车,我国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科技生态圈初步构建,企业对前瞻技术研发高度重视。
一位曾服务于某全球零部件龙头企业的业界人士表示,中国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发展水平如今已经在领跑全球,相关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正在实现大跨越。
“在智能驾驶领域,中国企业和国际巨头已经站在一条起跑线上,都需直面新技术落地产生的新问题,中国企业的探索已经可以反向输出,为全球贡献经验。”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说。
一位机构首席研究员说,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大的机会,放眼整个供应链,中国的优秀公司已经培育出来了。“对这个产业链我无比有信心,无比有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