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好来“洁白缤纷之旅”:以爱为帆,护航青少年口腔健...
7月17日下午,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好来牙膏全球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访客——来自中山日报小记者团的30名小记者。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启了“好来洁白缤纷之旅”青少年实践活动。作为该活动今年的...
-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引领PCB制...
在电子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凭借其在PCB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作为电路板制造领域的佼佼者,正不断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迪森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
-
成渝文旅再携手 巴蜀风韵闪耀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采绽放花城。5月15日—17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主题打造联合展位,展示成渝两地特色文旅资源、...
财经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
远古月球磁场去哪儿了 解谜关键是找到内部“发电机”
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这是因为现在的月球几乎没有磁场。 然而,情况并非一直如此。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
“弘扬传统 崇尚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盛大启动
发布时间:2021/10/24 教育 浏览:406
“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好玩,还很有意义!”10月21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携手松坪第二小学师生一行走进深圳留仙文化园,举行“弘扬传统 崇尚劳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体验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工、唐三彩创意泥塑等劳动实践课程。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国家大力倡导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劳动教育,此次深职院携手松坪第二小学开展的“弘扬传统 崇尚劳动”文化体验,旨在通过体劳并重的方式,让学子们深刻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理解、尊重、热爱和传承。
特色木工,匠心传承
木工工艺是中华传统中的一绝,它充满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强,经久耐用。在大家的期待中,“爱创空间”刘老师为松坪第二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卡丁车”制作体验课程,让学生们切实感受木工工艺背后所蕴含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课堂上,刘老师便从如何正确连接线路、怎样正确使用胶枪、该如何设计卡丁车底盘、如何进行创意造型设计等多方面内容为同学们进行深入简出的讲解。刘老师还特别介绍了功能多、安全性高的“爱创安全创造台”,该创造台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切割处结构与锯条经过特殊处理,在高速切割时也可以用手触摸切割条,外加按压式钻孔,安全性非常高;其采用专利“四连杆结构”技术,使用进口承轴,机器运行声音极小……
实践互动环节,期待已久的学子们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在老师们细心引导和耐心帮助下,同学们纷纷化身为“小匠人”,将桌上的原木材料仔细打磨、加工制作,划线、锯割、装配连接、表面处理、造型组装……同学们沉浸在课堂体验中,纷纷变身“鲁班”,忙得不亦乐乎,在劳动中体会了木工蕴含的力学、美学和哲学智慧。
各式各样精美灵动的卡丁车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坐在一起分享本次劳动实践的感受,大家都踊跃举手发言。“当木匠可太好玩了,既可以做出超酷的卡丁车,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我下次还想参加!”“通过这次DIY制作的劳动体验,我感受到了木头的别样之美!”“我们一定要将木工文化发扬光大,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场劳动体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和文化盛宴。
感受艺术瑰宝,体验非遗魅力
以非物质文化为载体,将探究与体验非遗文化结合在一起,下午的课程开启后,在唐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艳峰女士的带领下,松坪第二小学师生一行通过一系列参观和教学活动,深入学习了唐三彩制作技艺和历史知识。高艳峰女士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丰富多彩的唐三彩艺术作品,生动逼真的造型、自然协调的色彩、艳丽多变的色泽,是当之无愧的“东方艺术瑰宝”。
深刻了解唐三彩制作工序和艺术价值后,同学们纷纷化身“小师傅”,自己动手揉泥、压胚、到为作品上釉“穿衣”,零距离感受了经过灌浆变成泥胎,泥胎经过第一次烧制变成素胎,素胎经过上釉、再第二次烧制,最后变成唐三彩的制作过程。在课后总结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劳动课程深深感受到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原汁原味的非遗艺术魅力,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走进劳动,感受非遗,传承文化!此次“弘扬传统 崇尚劳动” 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激励了学子们养成热爱劳动教育、劳动技能的习惯,更是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对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劳动中更好的以身作则,激发越来越多人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非遗文明的美好情怀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