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亲子阅读 方式可不止一种

新闻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重驱动 PayKKa广交会“破圈”背后:技术沉淀与合规运营的双...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本届广交会...

  • 速看!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发布《1月第4周-2...

    行业关键词: 票据市场、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票据新规、票据业务、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票据风险与合规 产品关键词: 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票据承兑、贴...

  • 深圳德贝美口腔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

    2024年11月16日,由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深圳德贝美口腔承办的 2024 深港首届种牙梦想秀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市老年协会、深圳各区老年协会的鼎力相助。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

  • 荣耀官宣荣耀300系列全球代言人杨洋、虞书欣

    还没发布就备受瞩目的荣耀 300 系列手机,又有大动作! 11 月 25 日,荣耀正式官宣杨洋、虞书欣两位当红明星成为荣耀 300 系列全球代言人,这也是荣耀数字系列首次启用双艺人代言。 荣耀数字系列始终致力于...

财经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国家统计局: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

  • SUAC平台:侧向思维的特点

    SUAC平台是一个以“区块链+5G”为基础的综合性数字应用生态平台,SUAC平台正在建立一条包含数字资产、数字交易、5G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全方位、多领域数字公链。SUAC平台通过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公链的安全...

科技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场”也开始“回暖”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在这个月唱主角的依然是几颗...

亲子阅读 方式可不止一种

发布时间:2018/05/10 教育 浏览:814

 
阅读的好处无需赘述,忙碌的家长可能无暇捧起一本书,但重视教孩子阅读是家长们的共识。随着各类阅读理论的发展、阅读技术的支持,少儿阅读变得形式多样,载体各异。由亲子领读、移动端听书、分级阅读三种阅读现象开始,记者采访项目推广人、出版人与老师,展示少儿阅读世界的一角,为家长提供参与孩子阅读的新方式。
477
1 阅读+亲子领读
数据说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07次,与2016年的3.07次持平。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3%; 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3.69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6年的24.15分钟略有减少。
从亲子共读到亲子领读
引导孩子交流想法,完善思维
亲子共读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少儿阅读方式,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也顺应潮流启动“未来家庭教育计划——亲子共读公益项目”。来自方位教育的领读沙龙负责人Sherry告诉记者,家庭阅读方式除了内部的亲子共读,还有家庭与家庭间的领读。
领读指的是带领别人阅读,用“我”的思维方式去阅读或欣赏某部文艺作品。目前在线上沙龙中展开,领读者可以通过视频、语音、图片或者提前录制的音频朗读原文,分享感受或者简述内容,分享心得。
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做领读者,沙龙中成员以名字相称,不分“辈分”, 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只是领读对象。领读者的身份,不仅促使孩子阅读,也要求孩子多形式、多角度的思考、输出。这种方式也能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了解孩子现在的关注点及原因,和谐亲子关系,并引导家长调整家庭教育方向。
领读人分享后,各个成员也会就此展开讨论。Sherry 指出,共读与领读能相互促进;但共读要求家长用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方式进行,而领读可以跳出年龄和身份的限定,也让孩子和家长跳出原有角度阅读与思考。
Sherry建议,家长领读时也无需调整阅读内容与表达方式以适合孩子的角度,要让孩子逐渐适应、理解成人的表达习惯。一方面“一些家长领读家庭教育书籍,其实是用另一种方式告知孩子,爸妈在努力学习和你们沟通,孩子请等一等,”从而让孩子了解和理解父母;另一方面,让孩子通过聆听成人的思维并完善自己的想法,透过别人角度“重看”作品,在观点碰撞中学会多角度思考,达到打开思维和格局的目的。
2 阅读+移动端听书
数据说
报告表明,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 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为22.7%,与成年国民基本持平。其中,0~8周岁儿童听书率为20.7%,9~13周岁为20.9%,14~17周岁为28.4%。
从听书到讲书
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创作故事
随着微信语音推送、有声APP的发展,听书成为潮流。孩子的阅读通常从缠着家长听故事开始,而且对于识字量有限的孩子而言,听书比看书更有效率,更容易接受。
《宝宝熊画报》主编王珮华表示,她从孩子幼儿园中班开始便录制故事音频,解决孩子想听故事而她却不能陪伴的问题。随着微信的普及,她又通过微信语音推送,为更多小听众录制故事音频。
她发现,一些小听众故事听多后,能把内容沉淀下来,学会自己创作故事,并回复语音自己讲故事,完成了从“输入”到“输出”的学习过程;为了讲故事会寻找更多适合录制的书籍,从而推动整个家庭的阅读氛围。
但一些孩子可能会只听书而不能有效消化内容的情况,此时家长可以进行一定引导。王珮华提醒家长,孩子听完书后,可以问孩子故事中的哪些部分最吸引他,并鼓励他复述故事。同时要提醒孩子声音和角色的配合与变化,帮助孩子理解,启蒙孩子转换角色、转换声音去表演,从而让孩子的说话更有张力。还可以鼓励孩子加入肢体动作,尝试演绎音频故事,做到绘声绘色。复述与表演的过程,也是孩子理解、创作故事的过程。
另外,记者通过采访家长和学生发现,中学生在听书学习外,也有音色审美和阅读表达需求,比如部分同学收听国内外知名声优的作品,随后在有声APP上注册个人频道,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录制同人小说音频,单条音频最高收听量接近800人次。
3 阅读+分级匹配
数据说
问卷网与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调查显示,79%的受访者赞同儿童分级阅读,72.7%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国家有关方面制定参考标准。受访者中69.4%认为儿童分级阅读以智力发育情况为依据,心理特点支持率为58.7%,年龄支持率为49.4%、知识储率备支持为47.9%、阅读兴趣支持率为43.6%。
从混学段阅读到初步分级阅读
中文分级阅读
仍在摸索阶段
市面上许多儿童图书会表明适宜某年龄段、某年级学生阅读,尽管分级相对笼统,仍然是诸多家长购书、孩子看书的指导。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教育专业博士阿杰老师表示,书海浩瀚如烟,如果选择阅读内容没有方向,与能力或者兴趣不符合,不仅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分级阅读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据了解,国内目前主流的分级阅读标准是学段、年龄,这较之过去混学段的阅读有进步。但是完备的、精准的分级阅读体系需要专业的测评和庞大的数据比对支持,最终结果体现在“千人千面”的阅读能力提升建议上,达到“读者与书籍的匹配”,而不仅仅是自圆其说分级书籍。
番禺某小学的语言科负责人苏老师表示,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英语阅读水平,可以参加小学生托福考试,试后获取美国蓝思分级阅读的建议。但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汉语属于表意文字,以二者为母语的同年龄段学生中,英语习得速度较快、写作与口语输出也更贴近学生本意。因此,“将英语作品翻译为汉语并套用其在英语体系中的分级评分,这样的图书并不适合国内的孩子。”
苏老师提到,分级阅读作为舶来品,中文分级阅读仍处于摸索阶段:“多数家长和学生一边尝试分级阅读,一边对名人专家、出版社的分级阅读系列持怀疑态度,因为他们难以避免主观性或商业性。”对此,家长只能根据书单购买适龄学段书籍2~3部给孩子试读,如果孩子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挑战更高年级的书籍,不必完全拘泥于书单。在学校方面,仅部分小学在开设的语文特色课程中会以学段分级荐书,多基于教研组经验性的指导,而以学段为主的分级方法是显然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各异的分级阅读要求。对于部分机构引入国外分级阅读系统,苏老师认为,机构开放此类产品的动力大、投入大,“如果课程设计基于中文环境,吸收国外测评精华,则可以选择机构研发的分级阅读课程。”

姓 名:
邮箱
留 言: